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壁上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证明嘎仙洞就是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这说明
A.祝文和《魏书》都是二手史料B.史书文字记载不具备史料价值
C.文物资料可以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D.只有第一手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021-10-28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9年,浙江某高中师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同学们把家传老物件带到学校集中展示和讲述其背后故事,在校园里刮起了阵阵“古董风”。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这说明
A.口述史料比文献记载更具史学研究价值
B.新中国史研究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
C.宗法观念依旧深刻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
D.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
3 .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举办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甲骨文的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图一推动中国历史进入信史时代
B.图二是文献史料,毫无史学价值
C.图二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图一和图二均属于一手直接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采用。对康有为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A.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B.孤证不立,应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
C.质疑未被广泛采用,说明真实可靠D.作为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
5 . 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

对表的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
A.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B.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
C.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D.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
2021-0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后来诸侯们渐渐不来了。但是据现代学者考证,将烽火用作传递信息出现于战国,远距离传递信息应该始于秦汉。据此可知
A.《史记》所记述内容的史料价值比较低
B.得知历史真相必须与实物类型史料印证
C.历史文献记载必须得到现代学者的证实
D.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可信度较低
2021-01-24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无疑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典章制度、民情风俗、轶事趣闻、神仙鬼怪等内容。所以,有学者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据此,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文学描述最接近真实历史B.正史记述往往缺乏权成性
C.史料实证还需要科学严谨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2020-12-22更新 | 5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