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马歇尔计划的由来有多种观点,如《国际关系史》强调的“遏制主义之父”凯南以及国务卿马歇尔对计划的影响,威廉•克莱顿在《5月备忘录》中说的“凝聚了美国智库精英的大量心血和汗水,是诸多决策机构和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等等。这表明
A.名人论著是历史考证的一手史料
B.历史真相发掘不能脱离实地调研
C.同一历史事实存在不同历史认识
D.相同史料可能出现不同历史解读
2018-03-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7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9年,浙江某高中师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同学们把家传老物件带到学校集中展示和讲述其背后故事,在校园里刮起了阵阵“古董风”。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这说明
A.口述史料比文献记载更具史学研究价值
B.新中国史研究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
C.宗法观念依旧深刻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
D.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
4 .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举办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甲骨文的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图一推动中国历史进入信史时代
B.图二是文献史料,毫无史学价值
C.图二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图一和图二均属于一手直接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王安石来!’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宅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在历史上没有取得积极作用
B.宋话本属口述历史的范畴,能全面反映变法的实际,可大胆采信
C.宋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不可采信
D.宋话本在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采用。对康有为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A.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B.孤证不立,应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
C.质疑未被广泛采用,说明真实可靠D.作为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
8 .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历史事实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历史叙述含有作者的主观因素
9 .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武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光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弗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中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由此可知(     )
A.对史料需要对其背景等方面做调查考证,进行史料批判
B.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C.只要对史料敢于作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
D.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