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要研究先秦时期思想发展状况,应收集的一手史料是
A.B.
C.D.
2021-01-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日,普林斯顿大学首次将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独立成册发行,其内容在西方引起不小的震动。日记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引起广泛关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日记是个人的回忆录,属于口述史料
B.日记是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更可信
C.日记和其他史料一样,都需要进行甄别
D.日记属于无意史料,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2018-09-18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十七)
3 .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所依据的材料。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官修史书的总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史书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4 .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6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4年,八路军与日军在晋绥边区黄树坪村发生了一场战斗。对这场战斗发生的时间有以下记载,后来学者根据这些记载圈定时间范围,查阅当时的《抗战日报》,确证战斗发生在10月23日。这说明
9月的一天《偏关县志》
9月的一天《大青山武装抗日斗争史略》
10月《晋绥根据地大事记》
农历九月研究者顾全罗根据采访得出
11月2日当事人贺富亮老人的回忆

A.来自不同渠道的相同结论一般较可靠
B.有确切时间的历史叙述往往值得怀疑
C.当事人的口述史料是找寻直相的锁钥
D.历史真相可以在多方对证中进行还原
2019-05-25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北省2019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
7 .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B.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
C.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D.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考古学是基于现存遗迹对古代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据此,考古学主要依据的是
A.文献记载B.实物发现C.口述史料D.神话传说
2021-05-03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历史高考选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张衡及其地动仪曾经是中国古代科学成就代表,近年来却备受质疑。专家指出:张衡实有其人,但教科书中介绍的地动仪模型,实际上是当代的复原品。迄今为止,学者们依据多种原理“复原出了多种地动仪,无一能够实现《后汉书》中说的测定“震之所在”,由此,学术界对“张衡发明地动仪”一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争议。所以教育部决定删除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地动仪的内容。由此可见
A.《后汉书》为二手史料缺乏可靠性
B.历史现象因时代久远而任人评说
C.只有考古发现才能印证地动仪真伪
D.历史研究离不开理性与科学精神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都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材料二20世纪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材料三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2)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一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二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创新之处,并分析这一改革的历史作用。

2018-04-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