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记载:“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钱穆的《国史大纲》提到:“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关于历史真相的探究,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历史的真相是客观的,探究历史真相要坚持孤证不立原则
B.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属于一手史料,结论比较逼真可信
C.由于时代及政治立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历史真相也不同
D.钱穆《国史大纲》属于二手史料,其研究结论更不可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对于商朝的历史,近代一些史学家曾认为大都是后代史学家编造的,不是信史。19世纪末,甲骨文大量出土,证实了诸如《史记》等史书记述的商朝历史的可靠性。这说明
A.历史事件真实性有赖考古证实
B.一手史料的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真实的商朝历史始于19世纪末
D.考古与历史文献可以相互印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国维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学者,他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作比较,以甲骨文的记载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这说明
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有利于甄别真伪
B.《史记》等二手史料不能作为探究历史真相的证据
C.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
D.《史记》的记载是司马迁伪造的历史材料
4 . 关于“公车上书”,1899年康有为回忆说:“求和消息电到北京,即令梁启超鼓动各省,乃合十八省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至四月八日投递,都察院拒收.”史学家茅海建查阅宫廷档案后却提出:“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签订和约过半,两个月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当事人个人回忆录更具真实性B.康有为是否组织公车上书存疑
C.档案记录属二手史料可信度低D.官员举人皆积极主张改革旧制
2020-12-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张衡及其地动仪曾经是中国古代科学成就代表,近年来却备受质疑。专家指出:张衡实有其人,但教科书中介绍的地动仪模型,实际上是当代的复原品。迄今为止,学者们依据多种原理“复原出了多种地动仪,无一能够实现《后汉书》中说的测定“震之所在”,由此,学术界对“张衡发明地动仪”一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争议。所以教育部决定删除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地动仪的内容。由此可见
A.《后汉书》为二手史料缺乏可靠性
B.历史现象因时代久远而任人评说
C.只有考古发现才能印证地动仪真伪
D.历史研究离不开理性与科学精神

6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

材料二   读下列图示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它创立于什么朝代?

(3)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4)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5)结合材料及所学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6)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 材料一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史料。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作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2020-10-14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史学理论
8 . 商王朝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这从数量可观的甲骨文和殷墟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证明。据此判断,我们获取商朝历史信息的史料属于
A.间接史料B.影像史料C.实物史料D.口述史料
2020-11-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蕨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2015年,我国进行了打捞致远舰的工作,如图是打捞出水的舷窗残骸。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D.档案文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A.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
C.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