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中,有一组叙述墓主生平的出行壁画,其中一幅的配图文字为举孝廉时。见下图。


材料二   孔子见老子的故事,频频出现在汉墓的壁画上。山东孝堂山东汉石祠孔子见老子的壁画就是代表之一。见下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可以印证汉代哪些历史现象?请结合村和所学知识对该历史现象予以简要说明。
(2)同一则史料用于研究不同的对象时,既可能是一手史料,也可能县二手史料。请以材料二的图3壁画为例,论证这个观点。
2021-07-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芍陂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型水库,有学生收集了关于芍陂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记载内容史料来源
楚大夫子思家在县东山乡西,去县四十里。子思造芍陂。《皇览》(三国.魏刘劭等)
(王景)迁庐江太守。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吏民,修起荒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王景传》(南朝范晔)
有芍陂,楚孙叔敖所起。崔蹇<月令》日:“叔敖作期思陂”,即此。《通典》(唐杜佑)

A.《皇览》成书最早故可信度最高B.可确证芍陂为楚相孙叔敖所造
C.以上均为二手史料故都不可信D.芍陂究竟为何人所作目前存疑
2021-08-27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华民国史》记载,1910年留学生杨荫杭回家乡聚集同志,创设励志学会,借讲授新知识之机宣传排满革命。但是据杨绛回忆,其父杨荫杭191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回国,执教北京政法学校,兼为肃亲王讲法律,辛亥事发父亲辞职回乡照顾祖母。据此可知
A.学术专著具有权威性B.历史叙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口述史料更有可信性D.综合两种说法可确认客观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藩属国朝鲜发生了一次政权更替。以下为相关记载。对以下史料的认识,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朝鲜国王李珲为其侄李倧所篡,乃借称彼国王太妃顺臣民之心,以废昏立明。《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四月条
李珲原以前王李昖次子得立,素称仁柔。李倧其亲侄也……在李珲左右用事……入春,因见李珲有疾,遂令心腹陪臣建议将平山节度使李贵教练兵马五百人调赴王京防御,又密约继祖母王大妃于三月
初九日于宫中举火为号,李倧……领兵入宫,绑缚李珲投烈焰中,……李倧遂即王位。
(明)毕自严《石隐园藏稿》
(天启)三年四月,国人废珲而立其侄绫阳君(倧)。(清)《明史》
A.《明熹宗实录》《明史》作为史料,反映了其政治立场
B.《石隐园藏稿》细节描写较多,还原了历史真相
C.《明熹宗实录》成书较早,所以可信度最高
D.清《明史》作为官方正史,其解读最具有权威性
2023-08-30更新 | 53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个人生命口述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更在于每一个社会化的生命个体都是历史与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以下是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村民口述史的节选:

受访者:武继龙,1947年生,曾担任生产队队长

我十二三岁就开始过集体生活,16岁参加劳动算半个劳力,当时给5工分。

1962年,枣树大部分归集体所有。如果个人原先有枣树,那就留下两棵,剩下的归集体;如果原先没有,就将收归集体的枣树分两棵出来留给个人。这是为了让个人生活能有保障。

受访者:武买保,1955年出生,曾任村小学教师、村委会主任

1981年土地就承包给个人了,那是我们泥河沟重要的一年。在那之前都是集体经济,打的粮食按照人口还有工分分着吃。

2000年由乡政府推荐,通过佳县人民代表大会我当选为榆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五年。那时我是村长,1998年7月12日在戏台上通过选举成为村委会主任,2001年8月卸任。

受访者:武小斌,1982年出生,2015年任村委会副主任

泥河沟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4年开始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思想上转变挺快的。来的人多了,泥河沟接触到外面的人也多了。

——摘编自孙庆忠《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1-01-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举办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甲骨文的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图一推动中国历史进入信史时代
B.图二是文献史料,毫无史学价值
C.图二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图一和图二均属于一手直接史料
7 . 下列信件为研究中国民主革命的一手史料。它可以直接用来研究
A.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斗争B.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2021-05-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王安石来!’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宅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在历史上没有取得积极作用
B.宋话本属口述历史的范畴,能全面反映变法的实际,可大胆采信
C.宋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不可采信
D.宋话本在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秦二世的即位”,不同史料有不同的记载。北大竹简《赵正书》明确记载了胡亥的继位是得到秦始皇认可的,与《史记》中得到李斯、赵高矫沼立胡亥的认识明显不同。这说明
A.历史事件难以还原真相B.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C.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评价D.历史现象具有复杂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关马可·波罗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的真实性,近百年来不乏质疑和争论。这些争论说明了
A.历史真相往往具有多元性B.史料越丰富越接近史实
C.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认识D.历史研究无法形成共识
2021-05-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届高三5月仿真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