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三星堆文化

材料一   1929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大量玉石器,1986年对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进行发掘,出土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等文物一千余件。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是一个拥有青铜器、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文明;其城址规模很大,表明三星堆已步入国家门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了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鲜见,也与埃及、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判然有别。青铜器显现出以尊为首,与罍、瓿、盘形成组合的礼器系列。其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青铜神像、神树等带有神异色彩的器物,表明这个古蜀王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和神权、政权一体化的系统。

——摘编自段渝《三星堆与巴蜀文化七十年》等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夏、商文化的传播或分支;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学习和吸纳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因此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古代长江上游的一大文明中心。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对其进行论证。
2021-05-23更新 | 904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海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契丹族创立的辽帝国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王朝。它雄踞中国北方200余年,传袭九位帝王。然而,辽代帝陵中位于中华“北镇名山”医巫闾山(辽宁省锦州市北镇西,义县东)的显、乾二陵却一直扑朔迷离,踪迹难辨。2014—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医巫闾山辽帝陵进行了考古勘察,将这一湮没于战乱烽烟和岁月长河中的重大遗珍寻觅出来。

下图为发掘的建筑基址和文物。

1)建筑基址


整个建筑遗址朝向东南,由正殿、殿门和四周廊庑构成,围合成个封闭的院落建筑群,院落内为空旷的广场,院落外环绕一周排水道,是唐宋廊院建筑风格。

2)玉册(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册书)


玉册残块集中出土于正殿之上,有契丹小字和汉字两套。

3)建筑构件;有棕红色琉璃质、绿琉璃质、三彩质、灰陶质等,种类多样。精美的石栏板、石螭首展示着千年前的皇家气度。



螭首,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

4)手工艺品


——(锦州)北镇市人民政府网201959日《文博中国:北镇医巫闾山遗址群考古确定辽代显陵、乾陵两座帝陵,并发现韩德让、耶律隆裕家族墓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北镇医巫闾山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对研究辽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022-04-23更新 | 952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4—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镇名山”医巫闾山的辽帝陵进行了考古勘察,下图是发掘的部分文物图片,据此可知,辽国        

     图1玉册(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册书)                         图2手工艺品
A.为记录契丹语创造了契丹大字B.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C.汉民族与契丹族出现文化融合D.皇帝经常祭祀于医巫闾山
5 . 有关唐代乐舞题材的文物在中国各地均有出土:其中,西安市西郊中保村出土:的三彩载乐伎骆驼俑实属军见,其阵容庞大,乐器齐全,乐舞人数多达8人,乐细场景体现的是浓的异域情调。该文物可用于研究唐朝的
A.基层管理B.科技成就C.对外政策D.坊市制度
6 .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上新”,再次惊艳世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羊头罍,与河南殷墟遗址和湖南炭河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结合下列出土在同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A.中原文明经丝绸这路传到巴蜀地区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特征
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D.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近期,广东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挖掘出的精品,主要展示了南宋时期的沉船“南海一号”上的出水文物。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可以判断“南海一号”上有大量
A.工艺精美的青铜器B.新型釉里红瓷器
C.珍贵精美的瓷器D.图案丰富的彩绘瓷器
2022-03-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简《日书》成书于商鞅变法后,是流行于当时社会下层的一种用于推择时日、判断吉凶的生生活手册。根据考古研究,《日书》中记载有极多的经商吉日。这说明
A.商鞅变法是秦朝统一的重要条件
B.当时封建迷信盛行干扰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不能完全左右经济结构
D.文物必须结合文献才能判断真伪
2021-11-16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报告,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如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
A.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B.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C.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D.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研究表明,距今5000—3000年左右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雕像造型特点、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的雕像相似;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大量来自于印度洋的环纹贝以及东南亚的象牙。这说明三星堆文明
A.源远流长B.以农业为基础C.高度繁荣D.与域外有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