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知人善任用贤臣,休养生息稳庶民。三镜得失常对照,水舟载覆总铭心。”该诗称颂了(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进士科诗赋题,主题多是景物题咏或怀古,如《山出云诗》《金谷园花发怀古》。宋朝进士科诗赋题,出现了大量诸如《龙船习水战诗》《悬爵待士诗》《主圣臣贤诗》之类的主题。以上变化说明
A.宋朝重视官员政治素养B.唐宋进士考试题材单一
C.理学推动科举制的成熟D.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十五岁。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诫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

——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

材料二 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
2021-09-27更新 | 362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2021高一·全国·课前预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内容说明(     

杜甫诗《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1971年考古学者对唐代含嘉仓进行发掘,探明全仓面积达42万平方米,探出圆形窖穴295座,大的能储粮一万石,其中一个窖穴还存留着唐代储藏的已经变质碳化的谷子,据推算,这堆谷子在当时储存时约有59万斤。
注:1斤=500克。
A.杜甫的诗描绘客观真实B.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达到顶峰
C.盛世时期人民生活富足D.文学作品与实物史料互相印证
6 . “亭长(指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诗中的“清凉水”喻指
A.社会矛盾尖锐B.休养生息政策C.布衣将相格局D.汉承秦制策略
2021-12-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遂宁市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甲部)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A.瓦剌俘虏明英宗B.澳门被殖民者强占
C.荷兰独占台湾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8 . 有位诗人写过这样一首诗:“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人们赞颂圣马丁,主要是因为他
A.解放阿根廷、秘鲁B.领导海地独立运动C.在巴西建立共和国D.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化文化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文学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在艺术创作上,由神庙建筑转向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殿、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碑。据此可知,古希腊化文化
A.具有现实主义色彩B.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
C.强调社会等级秩序D.带有神秘主义的倾向
2021-05-01更新 | 843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今境内之民皆日:‘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

——摘编自《商君书》

材料二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居五年,秦人富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分析这些措施对秦国的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信息,说明在研究“商鞅变法”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021-06-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