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列对“焚书坑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钳制思想,巩固统治
B.李斯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
C.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一律焚毁
D.坑杀儒生说明儒家思想不适应社会需要
2021-10-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一·全国·课前预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内容说明(     

杜甫诗《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1971年考古学者对唐代含嘉仓进行发掘,探明全仓面积达42万平方米,探出圆形窖穴295座,大的能储粮一万石,其中一个窖穴还存留着唐代储藏的已经变质碳化的谷子,据推算,这堆谷子在当时储存时约有59万斤。
注:1斤=500克。
A.杜甫的诗描绘客观真实B.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达到顶峰
C.盛世时期人民生活富足D.文学作品与实物史料互相印证
3 . 元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右图是他的作品《闲居赋》(局部),下列对该作品介绍最准确的是(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C.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
2021-10-05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儒学经典著作称“六经”,其中后来亡佚的是
A.《乐》B.《诗》C.《书》D.《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诗人王维擅画山水,其作品笔意清润、笔迹劲爽,用水墨作画,不施重彩,运用直觉、暗示、联想等手段来营造自然的清幽静谧的境界,苏轼评价“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
A.体现了诗画同源的特征B.反映市民阶层的喜好
C.是盛唐画风的典型代表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这首诗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革命终将胜利和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和坚定信念。全诗气势雄阔,境界奇丽宏伟,通篇采用了象征、寓意手法,含蕴深远。这表明,该作品
A.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愤懑B.宣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主张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D.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2022-01-0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文所示为1896年春谭嗣同《有感》一诗。与此诗的写作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溟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腊戏剧题材限于一般人熟知的希腊早期神话与传说,只能反映命运与人或神之间的冲突,剧情虽然已知,但诗、音乐、舞蹈与哲学说教每次都不同,往往抒发公民的情感,关注广大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诸如城邦政治、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对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
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产生于希腊戏剧作品之中
B.古希腊戏剧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展,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C.古希腊戏剧有助于培育城邦公民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D.古希腊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社会生活,解决日常问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二  “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三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材料四  认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材料五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出材料一、二、三、四思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
(2)前四则材料中的思想和学派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争论形成了什么局面?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哪些影响?
10 . 《木兰诗》云:“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为同一人,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说明了
A.诗人用词混乱,表述指代不清B.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
C.南北朝政府重用大批汉族官员D.南北朝时期国家完成统一
2021-10-27更新 | 387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