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材料三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021-11-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摘编自《全秦文》

材料二   帝国成立之初,始皇令全国"大醋,来庆祝。当众人还在醉梦的时候,他突然宣布没收民间的一切兵器。接着他把全国最豪富的家族共十二万户强迫迁到咸阳,放在中央的监视之下。武力的统治不够,还要加上文化的统治;物质的缴械不够,还要加上思想的缴械。公元前215年,听到"亡秦者胡,的谶语,始皇派蒙恬领兵三十万北征,不久收复河套,并在新得的土地上设了九原郡。始皇还把燕、赵北界的长城和秦国旧有的西北边城大加修革,并且把它们连接起来。1896年,李鸿章问军事于俾斯麦,被告知:一国军队"不必分驻,宜驻中权,扼要地,,"闻令即行,但行军的道路,当首先筹及,。这正是秦始皇所采取的政策。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始皇帝为巩固帝国而采取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始皇帝的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
2021-12-2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曰:“善人为帮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对于如何实现“无讼”,孔子提出的是一套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为政在人的治理方案,总体上是以德去刑。汉代一些地方行政司法官吏,在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礼教、政教对社会的指引作用及刑罚对犯罪的禁止功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例如:秦彭“准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东汉刘矩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子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愤怒)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等。

——摘自胡仁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儒家化及共历史启示》

材料二 罗马法是在古希腊自然法理念的感召下,经千余年的历史筛选而鼎立起来的传统私法文化之源,由于罗马法学家一开始就以自然法为指导,诠释着以市民法和万民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并亲历种种司法实践,在几个世纪中ー贯以往。他]形传统的诉讼指导、诉讼参与、撰写契据,解答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的解答常常必须被审判者所接受,直接作为判案据,这大大推动了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加之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对外文往日愈频繁,国内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法律的确认和处理已是罗马国家不可替代的必然手段,因此,罗马民间才靠着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成了有史以来的“法制帝国”。

——摘编自张蓉蓉等《罗马私法一一自然法的法律表达》


(1)根据材一并结冷所学知识括指出汉代社会治理的发展,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古罗马与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不同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民主与古代民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从制度上来记,现代西方的民主制不是来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而是来源于罗马的共和制。两者在制度构架上的对应十分明显;(以美国为例)总统对应执政官,议会对应罗马元老院一一美国的参议院 Senate House,取名来源于罗马元老院,公民选举则对应罗马的公民大会。而且美国的建国之父明确表示不要典的那套民主制度。麦迪逊曾说:“即使每个雅典公民都如苏格拉底那样智,典的每公民大会仍然都是岛合之众,“如果让古希思想家——比如亚里士多德来看现代西方民主,他背定不认为这是民主制度,而会认为这恰恰是与民主相对立的。现代的民主制在根本上是精英主又的,它和反雅典传统的精英主义一样,实际上是不愿让大众零权力或直接进行决策。

——摘自黄、郑诗亮、沈奕《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英国孱弱的现实迫使其寻求一个强有力的大国作为最重要的盟友,而和英国有着“特殊关系”的美国自然就成为了英国的目标。英美“特殊关系”始于二战时期,在战后初期得以强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特殊关系”成为了英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在英美这一“特殊关系”下,一方面英国依靠“特殊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收获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另一方面英国死死抱住“特殊关系”,使得英国的外交政策畏首畏尾,担心过于靠近欧洲而失去美国和英联邦的利益,担心过于靠近美国招致欧洲的不满,同时担心维护英联邦的经济利益会触怒美国和欧洲。70年代开始,英国有意无意地开始疏远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希思政府时期,英国更是将“特殊关系”下降到了“自然关系”,并且开始向欧洲国家靠拢。

——摘编自黄强《从冷战时期英美“特殊关系”看英国的外交困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强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英美的外交关系。
2021-04-28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核心价值观,结合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儒家学派的认识有何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独秀的思想观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朱载堉(1532- -1611),字伯勤, 号向曲山人,明仁宗第六代孙,被封为郑王世子。朱载堉曾因父无罪被冤囚,愤而筑土室于宫门外,潜心学问,直至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下令恢复朱载埔身份。在治学方面,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长于音律,并与精通音律的何瑭往来甚密,他们的为人治学,对朱载堉有影响甚大。朱载堉最大贡献是在中国律学史上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称:“《律吕精义》乃臣父遭志,而臣愚所述也"。十二平均律是现代音乐赖以存在的基础理论,深刻地影响了音乐的发展。此外。他还制造了律准、律管等乐器,考证了质、钟等古代乐器的名称、形状、音名等。历法方面,他编制了《黄钟历》等历法,对《授时历》进行了一系列修正,深入研究了回归年长度及其古今变化。在音乐实践上,他通过作曲、政编、演奏和教学、教唱活动,探索恢复旋宫古法,用精确的记谱采最民间乐曲,用民歌形式写作曲词。朱载堉是明宗室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人物。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载堉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朱载堉的学术成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学习西方法律逐渐成为当时朝野上下的基本先识。 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委任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之事,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在沈家本的主持下, 当时翻译的各国法律包括法、德、日、奥地利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商事法律以及英美的公司法;民商法学论著则以日本居多,清末的法政学堂也大多聘请日本人担任教席。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即便有个别中国学者完成的论著,也多属于外国民商法的介绍。清末以来移植大陆法系民商法,主政者也考虑到中国自己的国情,尤其是在亲属法和继承法以及物权法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形,保留了一些反映当时国情的制度。但是,总体上看,清末民商事法律制度及其民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仿效德、日等西方法律的结果,是一种“拿来主义”的策略。

——摘编自柳经纬:《回归传统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一》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以下四部法律:一是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规则;二是1999年《合同法》,实现了我国合同立法的统一化、体系化与科学化,构建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三是2007年《物权法》,构建了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市场的正常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四是2009年《侵权责任法》,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侵权法体系和规则。最高立法机关还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等民商事法律。不论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人格权法等基本民事制度,还是民法方法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都进步迅速,民法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蔚为壮观。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法治发展道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摘编自王利明:《中国民法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法学发展的原因,并予以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学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则是中国土地人口,世界莫及。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得。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实为可叹!所以西人知中国不能利用此土地也。于是占旅顺、占大连、占九龙等处。谓中国人怕他。殊不知我们自己能立志恢复。他还是要怕我的。即现在中国与米国(指美国)禁约的风潮起。不独米国人心惶恐。欧西各国亦莫不震惊。此不过我国民小举动耳。各国则震动若是,倘有什么大举动,则各国还了得吗?所以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

——《中国决不会沦亡)(孙中山在1905813日出席日本东京华侨和留学生举行的欢迎大会上所作的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人文主义是一种维护人类尊严的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弘扬和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们公开宣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他们的思想先驱。但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人权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而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了科学的烙印。国家是机器、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等一度成为人们的“科学认识”。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性主义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性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2020-10-13更新 | 1145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