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田律》被称作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从《田律》开始,历代对耕种、打猎、捕鱼、伐木、孕育、放牧以及取火、烧炭也都有明确的季节和月份限制。但《田律》中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诸多规定,多是作为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存在。《九章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等古代典律,在各种章节中都出现过环境保护制度的分布。《唐律·杂律》载:“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明清时期还规定,“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为园圃者,杖六十,各令(拆毁)复旧”。

——摘编自谭明、曾铮《农耕社会背景下我国古代环境保护制度的特点》等

材料二   最初涉及国际环境保护的多边和双边条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2年西方一些国家发起制定了《保护农业益鸟公约》。二战以后,出现了大量的针对水污染和海洋污染的条约。1971年《保护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签订。1992年,共有172个国家的一万名代表,包括116个国家或政府首脑参加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法律文件。由世界183个国家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标志着各国政府第一次考虑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同时,它建立了一系列旨在削减温室气体减缓成本、创新性的合作机制,具有开创性的突破。

——摘编自何艳梅《国际环境法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向》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环境保护法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1-05-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辩论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

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

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

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

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

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

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

(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
(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021-09-06更新 | 3657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们为了争霸的需要,开始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活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十分频繁。华夏族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十分普遍。在诸侯国霸业迭兴,势力日益发展的同时,华夏族与周边数民族也经历了一个大规模的融合过程。

——摘编自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材料二   公元前222年,秦向百越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秦朝将50万罪犯谪庶到这里开垦土地,与越人杂处。秦政府又在这里修筑城、关、道路。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三   汉武帝听说匈奴的宿敌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希望能够形成合力夹击匈奴的军事联盟。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唐人诗作中,博望侯(张骞)已经成为英雄主义的一种文化象征。

——黎东方、王子今《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在岭南的统治举措与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   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摘自《人教版·教材》

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其中包括采纳了汉人历法,重新建立了汉人的科举考试制度,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祭孔并建立了太庙。

材料三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

——摘自《人教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朝的管理制度,并分析其管理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朝实行了何种管理制度?据材料简要分析金朝统治有何突出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南、西北及东南边疆地区管辖的?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辽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管理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2022-05-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由先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发展成为海上霸主。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英国建立了著名的“西方舰队”,最大限度地保卫了英国本土及其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进入蒸汽时代后,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还成为其舰船的燃料补给基地。面对英国的海权优势,德国首相比洛说:“德国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的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等

材料二 同治时期,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称,万国公法“凡属有约之国,皆宜于目,遇有事件一课参酌援引”。1902年,在清政府阻止了日本对东沙群岛的谋夺行为后,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巡视勘察。1907年张人骏与日本领事就东沙岛主权问题进行交涉时,搜集到许多有关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日本领事对此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东沙岛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蔡康在接收东沙岛后,选派司事2人、护勇4人驻守此地。1909年张人骏设立了“筹办西沙岛事务办”,派李准等率舰巡视,并对这一海域进行深入勘察。同时,清政府还废除一些西方殖民者所起的岛礁名称,重新命名。

——摘编自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途径,并分析英国海权优势构筑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海权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权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022-05-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汤原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困救助是中国传统社会救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鳏寡孤独人员是政府因救助的重点,宋仁宗嘉祜四年“遣官分行京城,赐孤老残疾钱”。对于一般贫困人员,政府有施粥的做法,宋太租建隆元年“夏四月.遣使分诣京城门,赐饥民粥”。此后,为便于管理,开始设立专门的救济有构,负责济贫的有关事宜。与政府救灾济贫活动相比较,宋代民间以族田、义庄为核心的血缘救济模式是重要的互助模式。各地的宗族组织,很多都设有以赡族为目的的义庄、族田,其收入部分即用于资助和赚养族内贫孤。此外,部分缙绅、富户大贾在灾害发生时,也会捐出部分资财救助饥贫。

--摘编自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等

材料二   两粤著名的广仁善堂,原已“创行善举,如劝善赠药施衣施棺诸善事,开办经年”。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广仁善堂即着手在桂林、广州、梧州等地购置书器、刊布报纸、设大义整、开三业学,以通知时务。还打算次第推广到各州府县,“设养贫院以收乞丐,教工艺”,以“为贫民力谋生计”。慈善救助已从重养轻教渐渐转向养教并重发展,展现了传统慈善济贫事业向近代总善济贫事业转型过渡的某些特征和标志。

材料三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按现行扶贫标准衡量,1978 年至2018 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7.7亿人减少到 1660 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2018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71 元全国平均水平的71%。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摘编自程乘坪、邹迪《新中国 70 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贫困救助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间慈善济贫近代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扶贫的意义。
2022-02-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次高潮明朝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带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的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方面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
第三次高潮19世纪末,《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进行政治改革。20世纪初,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青年革命家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第四次高潮这次高潮是民国初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2)与明末清初的第一次高潮相比,概括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西学东渐在背景和内容上的不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东京梦华录》可看出北宋城市和唐时面貌大不相同。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50余炉的饼铺、二三层楼的酒家(官营或私营都有),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很多大城市里每日天未明到深夜,甚至通宵都有营业。夜市上除了有大众化的食品和用品,便于夜间“勾当公事”的人和一般平民购买食用。批发商业的组织形式在北宋也有新的发展。“行”不但是批发交易的场所而已,并且是一种新起的批发机构。在城市内外河畔桥头交通方便之处或街道广场上都有各种“行”的设置。

——摘编自马媛媛《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经济发展》

材料二   在对自然和物质世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画家和科学家发现了双方的共同之处——都对世界有着浓厚的求知欲。尽管他们以各自特有的个人技艺探求他们的共同兴趣,但在宋代,对内在和外在世界的探究是同时进行的。

——摘编自迪特库恩《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对内在世界探索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1-12-1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谭嗣同1865年生于湖南官僚家庭,其父曾任湖北巡抚。自幼接受传统教育,但省试六次不第。成年后漫游南北十年之久,期间结交江湖豪杰,也对中国社会有了深刻认识:整个社会腐败与黑暗,民众愚昧与困苦。1889年后,投入专研明清时代的启蒙思想,也开始认识西方文化。30岁那年,思想发生激变,并在北京参加了强学会。此后进入仕途,并参与了维新变法。他提出尊君思想是两千年来最大害,以此为发端,对儒家“三纲五常”也提出了质疑。人类之初,人人平等,无君民之分,随着社会事务繁杂,为了治理,才产生君臣,人民可以根据君是否为民办事而决定是否更换君主。为促进社会发展,变法图强,他提出应进行“顺乎天,应乎人”的“汤武革命”。谭嗣同虽然是温和改良运动时代的豪杰,但却为未来社会发展献出了生命。

——摘编自谢遐龄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谭嗣同虽然是温和改良运动时代的豪杰,但却为未来社会发展献出了生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冼夫人(522年-602年),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壮族先民分支)大首领。冼夫人以其能行军用师、筹略超群、信义卓著而德威遍布,镇服了南越各个部落。改变了越人部落爱互相攻击的风俗。她一生先后多次参与平定岭南地区的叛乱。南海沿海地区(古代包括越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岛共千余个部落归附在她的统领下。冼夫人大力推行中原文明,教导俚人"使从民礼",大力推行教育和发展生产。梁朝时冼夫人上书朝廷在海南岛设置崖州,并恢复郡县制。脱离了中央王权586年之久的海南岛,重新收归国家管理。隋朝建立后,冼夫人统领岭南和平归顺隋王朝。隋高祖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摘编自《隋书·列女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冼夫人的历史功绩。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其历史功绩的原因。
2022-01-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