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明朝嘉靖时期,实行“一条鞭法”,以银纳税。最开始在南直隶和江浙试行,较为顺利,而后在北方推广,却出现了官员和农民共同抵制的现象。能够保障此政策有效合理施行的方法是
A.建立统一的税收法律体系B.根据南北经济差异调整政策
C.派遣宦官镇压北方的官民D.宣传纲常名教加强思想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4年,清政府规定“各学堂皆学官音”“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1911年,清政府召开学部中央教育会议,正式将“官音”定名为“国语”,并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这些举措
A.顺应了强化君权的趋势B.根源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C.缓解了尖锐的社会矛盾D.有利于加强民族的认同
2021-11-01更新 | 834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涟源市行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宋朝以后,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理学影响基层教化主要表现在
A.通过书院讲学传播B.乡约与法律合流
C.深入乡约、族规和家训D.司法活动援引理学理论
4 .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出台以后,干部选拔方式和手段亮点频出,各地纷纷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大大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可见,当代干部制度
A.强调法治建设B.注重创新发展C.立足经济建设D.强化民族团结
5 . 伯利克里指出:“我们雅典人和任何其他民族不一样,我们认为一个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而是一个无用之人。”由此可见,他强调
A.城邦意识B.直接民主C.爱国精神D.公民义务
2021-09-18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行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9年8月,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首席代表座谈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讨论新政协代表名单。毛泽东看到参加新政协的单位,人选和各项统计册后风趣地说,那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这表明,新政协代表名单
A.深得民众欢迎B.由地方产生C.需要慎重对待D.具有广泛性
7 . 唐朝前期,诏敕由中书令主持起草,经由门下省审驳通过后即可下发尚书省各部执行,尚书省并无审核驳回诏敕的权力;唐朝后期,出现了尚书省封还诏敕的现象。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地位下降B.藩镇威胁君主统治
C.君主专制的发展D.朝廷政务明显增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朝盛行“干谒”之风,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在内的许多文人为寻求入仕门径向当朝权贵或社会名流呈献诗文,展示才华与抱负而获得举荐。这一风气
A.打破了门阀对仕途的垄断B.受汉魏时期选官制的影响
C.成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动力D.反映了科举制的高度完善
10 . 韩非子认为:“明主治吏不治民。”汉宣帝刘询曾感叹:“与联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李世民把“选用廉吏"作为治国安民的四大方针之一.可见,中国古代
A.统治者重视官吏的品德修为B.吏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C.政府注重对官吏的政绩考核D.吏治清明决定国家安定兴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