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及清代前中期处于大转折的前夜,其国内表征是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启蒙文化出现,国际条件是西方近代文化初入中国。然“萌芽”幼弱、“启蒙”声稀,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来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

——摘编自冯天瑜《袭常与新变的明清文化》

材料二   英国宗教改革是一场激进的神学教义革命,在中世纪天主教一统天下到近代早期天主教与新教并存的文化转型中,有关信仰矛盾的不断激化挑战了君主统治的权威,因此宗教信仰并存问题成为亨利八世之后的英国君主重点调和的对象。英国内战、“光荣革命”无不体现着信仰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时期,信仰自由依靠政教分离得以实现,真正促成了公民时代的到来,政教分离因而被称为近代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则。

——摘编自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文化“新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2021-12-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创作于20世纪初的壁画《城市的鬼节》。这幅画描绘的是热闹的墨西哥鬼节,画面中带着墨西哥农夫宽檐帽的骷髅乐手在弹着吉他,许许多多的人在城市的街头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仪式,画面由以黑、白、蓝、褐为主调的传统色彩搭配。该作品
A.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B.表达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C.体现了印象画派的特征D.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3 .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贵族封地多达几十邑,甚至百邑以上,兵力也在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些私卒家兵只听命于这些大贵族。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分封制不断强化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井田制日益解体D.诸侯国内离心力量壮大
4 . 如表所示为唐朝安史之乱后江南道官府兴修的水利工程。这反映出当时江南道
时间地点概况
大历十二年(777年)句容县(今江苏镇江境内)重建绛岩湖,“开田万顷”
元和三年(808年)洪州(今江西南昌)修筑江堤,“得田万二千顷”
元和八年(813年)宣州(今安徽宣城)修建大农陂,“辟荒梗数万亩”

A.未受政治动乱的影响B.水利兴修技术高超
C.农业生产区域差距大D.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2021-12-28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的土地政策。1938年,《战时土地政策大纲》规定:没收汉奸土地及征收不良之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1941年,《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规定:厘定地籍、平均地权、限定租佃最高额、协助农业经营。从194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扶植自耕农实验区等。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国共两党的土地路线逐渐趋同B.国统区农民的抗战积极性不断高涨
C.新三民主义路线得到全面践行D.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民族战争新形势
2021-12-28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提取如表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5~1895年重庆进出口贸易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洋货进口值土货出口值
1875156000
18771157000
18792659000240795
18814059000
188536127181056790
189048159322036911
189556183171066124

——摘编自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社会与发展(1876-1949)》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列强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要求重庆向其通商。1890年,英国通过《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正式取得了在重庆开埠通商的特权,条约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

——摘编自李东芝《近代重庆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1876-1949)》

材料三 表31949年以来重庆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时期重大事件.发展概况.
1949~19821980年,重庆海关成立,开始对外开港1958~1982年,外贸额累计仅23.5亿元.
1983~1996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获得直接对外贸易经营管理权;1992年,重庆被列为沿江开放城市1980~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0.7亿美元增长到6.2亿美元;1992~1996年,进出口总额由7.42亿美元增长到15.85亿美元
1997~20081997年,重庆被批准成为直辖市1997~2008年,进出口总额由16.78亿美元增长到95.21亿美元.

——摘编自中国财经新闻网《重庆: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铸就新的历史辉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5~1895年重庆进出口贸易的特征,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从材料三中选取重庆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时期并指出其发展阶段,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内说明。
8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粮食大量出口,甚至在大饥荒的1933年,粮食出口量不降反升,而政府却大幅提高日常消费品的价格。报告显示,当时的1美元可以在波兰购买1.3千克~1.8千克黄油,可以在法国购买600克~750克黄油,而在苏联只能购买250克~400克黄油。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斯大林模式”已经确立B.遭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D.政府设法解决工业化资金
9 . 《南京条约》是以西方世界通行的两国君主名义拟定的。可是,在当时部分清朝大臣看来,大清皇帝与英国女王这种“夷妇”并书是奇耻大辱,立此条约无法向历史交代。这说明当时清朝部分官员
A.拒绝向英国妥协投降B.抱守“天朝上国”思想
C.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D.力争国家主权的完整
2021-12-26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清代苏州长洲的陆墓镇,以烧造砖瓦和织造汗巾出名;吴江的庵村、檀邱市,以铜、铁器制造为主;盛泽镇、震泽镇、黄溪市和新杭市是闻名的丝织业市镇;元和的唯亭镇,棉织和编织业均颇为发达。这说明当时苏州
A.生产型市镇集中涌现B.集镇之间生产协作紧密
C.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D.市镇经济发达依赖消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