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2 .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魏、楚、秦等国的做法(     
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彻底消亡B.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D.是分封制存在的重要理论基础
3 .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经济迅速增长
2024-01-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二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

材料三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
5 . 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     
A.限制了土地兼并B.强化了君主专制C.解决了王国问题D.加强了国家治理
2024-0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9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C.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2024-01-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C.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2024-01-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
2024-01-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2024-01-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 “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2024-01-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