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5年东征战役期间,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们不仅积极参加战争,而且还做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群众工作,例如派吴振民等人协助海丰农会训练农民自卫军;派周恩来同志负责建立东江地区各级国民党组织等等。共产党人的这些工作
A.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B.有利于土地革命的顺利展开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D.隐含着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机
2 . 在西汉政治生活中,“郎官”一职通常是人们踏入仕途的起点。高级官员子弟可以通过“任子令”成为郎官;普通人可以通过向皇帝上书获得信任,被任命为郎官;此外,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富人也具备做“郎官”的资格。这说明西汉
A.察举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B.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官僚门阀集团的逐步形成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记·伯夷列传》为正史列传之首。司马迁以来,从伯夷、叔齐、严光、梁鸿到顾炎武、王夫之,历代史书给避世者和失败者以极高的历史地位,成为表彰匹夫之志的“中国史的诗意”。中国史学的“隐逸”书写
A.彰显了历史惩戒价值B.承担了道义传承功能
C.批评了儒家伦理道德D.突出了修史的政治性
4 . 长期以来,哭泣是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宗教、军事和科学力量将不哭的英国人和下等人区别开来”,泪不轻弹也成为英国国民形象的核心特征。据此可知,近代英国国民形象的变迁得益于
A.人文精神的衰落B.宗教改革的彻底
C.科学理性的增强D.国家实力的提升
5 . 清末之际,时人评论“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入;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更有论者指出“长此不改,一二年后”,乡间恐怕“除百一绅富家外,大多数学龄童子皆将不识一丁”。作为直接证据,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举改革阻碍思想解放B.国人接受西学历史进程
C.士绅阶层影响乡村秩序D.近代教育转型的复杂性
6 . 下列是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在华资本直接投资行业构成表。这反映了甲午战争前
估计投资额(美元)占合计百分比
贸易业4194991138.47
银行业2809494025.76
保险业59928005.50
航运业1334254912.23
工业1424512813.06
其他商业54280164.98
总计109053340100.00
A.列强对华商品侵略的特点B.民族资本在工业领域占优势
C.航海业成为中外争夺重点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8 . 学者研究发现,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反秦的人都是下层来的,少有中层来的,从民间钻出来的下层人士,吸收了中层里散乱的成员,构成了反秦队伍。秦代的缺失是中层与下层的疏离。其意在强调秦朝
A.郡县制的成效有限B.中央权力尚未集中
C.基层管理制度欠缺D.官吏集团效率低下
2021-11-03更新 | 794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后,安徽祁门红茶“价格品定,漫无标准,唯洋商意旨是从”。甲午战争后,山东产棉区则有“日本洋行,以直接间接之关系,不在济南,或他埠设行交易,而在各县乡村产棉区域,就地采买,任意定价”。这反映出
A.中国由被动开放转向主动开放B.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加深
C.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的商品倾销D.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2021-11-01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崇瑞,河北通县人。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她认为“强国必先强种,有了强健的种族,才有强健的国家”,并将其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杨崇瑞从北京协和医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并赴欧美各国参观和考察公共卫生设施和医学教育。回国后,杨崇瑞成立中央助产教育委员会,至1937年,建设中央、省、市及私立助产学校五十四处,毕业生约二千多人。20世纪30年代初,杨崇瑞“预见到我国人口增长的严重性,提出要‘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除此之外,她在近代中国的妇婴卫生机关担任多种重要职务,促进了中央及地方各级妇婴卫生机关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她还精心撰写《妇幼卫生纲奚》《妇婴卫生亭》《简易产科学》等专著,这些论著是当时最好的教材,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摘编自杨红星等《留美医学生杨崇瑞与中国妇婴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崇瑞走上“医学救国”之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崇瑞的历史功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