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82次组卷 | 45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2023-02-16更新 | 243次组卷 | 5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综历史试题
3 . 提起“千古一帝”秦始皇,会想到他灭六国一统天下。有人却说他“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如此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     
A.他实现了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期分裂状态B.他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国家政治框架
C.他开始实行郡县制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他开始实行官僚政治代替世卿世禄制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居住在太湖流域等南方江河湖泊交叉之地的农民把围田、筑塘、开浦、疏江四项工程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采用双季稻、稻麦连作等方式,使粮食生产“亩收信种”;桑、麻、棉、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海产资源的开发,使农副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更为频繁。丝织、棉织、冶铁、制瓷等行业,因农业商业化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而进步;南方的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等地制瓷工艺追求的釉色和质地之美,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冶铁业开始大量使用煤炭,“以冶铁作器,犀利胜常云”。日益细密的手工业分工、活跃的商品经济促使同类的手工业作坊联合起来成立行会;行会的重要职能是提高本行业的生产技术,努力缩小行内的竞争和互相帮助,保证行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

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以南方盐、茶、银、铜为主的税收,在工商税收中占很大比重;为增加政府税收,两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南方的广州、明州、泉州、杭州、扬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市舶司主要官员负责到外国引客商或贩货回国,市舶司官员每增收100万两税额,就升官一级;援引这项制度,海商无论本人是否在职,均按这个标准奖赏。商人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使许多农民从农业中分离或半分离出来,从事经商活动;不少官僚经商,工商子弟进入仕途。入宋以后,出现大批出生于南方的政治人物,如苏州人范仲淹、抚州人王安石、吉州永丰人欧阳修等著名政治家,江南地主集团的崛起及成为政治中坚,说明中国社会文化中南方比重的增强。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卷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
2022-07-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其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传统商人转而投资工业的现象逐步增加。这一现象(     
A.促进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B.推动清末民初的工业化进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D.说明国人对工业的理性认知
2022-07-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1931年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同年,日本放弃金本位制,日元汇率下降65%。这些措施(     
A.解决了这些国家内部生产过剩问题B.试图提高关税增加进口解决危机
C.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D.为美、日、英三足鼎立奠定基础
2022-07-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64年,袁隆平率先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此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B.理论突破与实践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推广
2022-07-0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棉的全球史》写道:“18世纪末一名欧洲妇女纺出的纱线在印度要300人才能完成;到19世纪初,印度从棉产品的生产国变为购买国。”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彻底摧毁了印度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反映了(     
A.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B.印度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工业革命对印度原料的依赖D.客观上推动印度向近代转型
9 . 基于对经济危机和二战的反思,战后欧美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范围不再局限于穷人和弱势群体,福利政策得到大力支持。但到70年代末,有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方面的权利已经变得过多了。此观点是基于福利政策(     
A.遭到了欧美国家的普遍抵制难以为继B.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竞争力
C.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已经解决了欧美国家的贫富分化问题
2022-07-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时间内容国别发明人
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
1769水力纺纱机英国阿克莱特
1779骡机英国克隆普顿
1785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

材料二   2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龙头产业概况

时间(年)内容行业
1785改良蒸汽机机械
18301850铁路里程从31英里延伸到2.35万英里交通
17851850棉纺织品4000万码20亿码纺织
180018611200万吨5700万吨采矿、冶金
13万吨380万吨

材料三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


材料四   3   1860年英国人口、经济在欧洲和世界的占比(%)

类别(英国)占欧洲总量(%)占世界总量(%)
人口102
工业品50604050
对外贸易3030
船舶吨位60
英镑国际贸易的通用货币
民众消费品(如:钢笔、床单、铁壁炉等)欧洲大陆和其他地区、国家的贵族奢侈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展技术革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蒸汽机使用对英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2022-07-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