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作“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商品种类增多B.政府对商业活动管理加强
C.商业规模扩大D.商业活动集中在政治中心
2 . 唐人的楷书表现出大小相等、上下齐平、用笔应规入矩的趋势,即使是比较自由浪漫的行草书,也追求纯中锋的用笔。这体现了唐人书法的特点是
A.自由B.尚法C.尚意D.摹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医强调人的体质对应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以此作为疾病发生的理论基础,对疾病的诊疗强调辨证施治,主张治病要顺应天时。由此可见中医发展受到了哪家学说的影响(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4 . 在文艺复兴的几个世纪里,意大利不少城市平民仍与从前一样,认为朴素的灰泥墙和普通的家具代表着灵魂的“高尚”;而生活在城市的贵族和暴发户则认为规模宏大和富丽堂皇的宅第更能体现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崇高”。这种观念的反差体现出
A.城乡经济差距扩大B.人文精神传播范围有限
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教会的影响力大大减弱
5 . 北宋大儒周敦颐认为,太极是“一”,阴阳是“二”,阴阳合是“三”,所以君是一、臣是二、能君(即个别君王能够符合理想的“君”的标准)则是“合”。周敦颐的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B.道家思想短暂占据统治地位
C.皇权专制达到顶峰D.儒释道“三教合流”
6 .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特征。如图所示,民国时期流行的“改良旗袍"表明近代中国服饰变迁的特点是

改良后的旗袍
A.服饰变迁的全盘西化B.中西合璧的时尚观念
C.官方主导的服饰变迁D.崇洋媚外的社会风尚
2021-07-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世纪的英国一直维持在一种高工资水平和低能源价格的独特经济结构中,在这种独特的经济结构驱动下,企业家、农场主、商人的经营理念只有一点,那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雇工、节约人力成本。这一状况
A.推动了英国代议制的确立B.使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C.推动了英国机器发明创造D.使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021-07-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这届进博会有来自五大洲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境内外采购商超过40万人,在短短6天里,累计意向成交额达数百亿美元,还有众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参展第二届进博会。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B.发展中国家力图建立新秩序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D.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已消除了
9 . 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15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问题B.城市问题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
C.工业革命化解了城市问题D.城市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
A.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B.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C.发达的水利灌溉工程D.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