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邃尔败亡……在历史,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2022-02-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何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是近代以来的伟大命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

材料二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为哪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后来将这一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什么思想?他何时实现了“创立民国”的梦想?
(2)为了保护这一革命成果,他努力促成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的制订?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孙先生革命事业”的性质是什么?
3 . 1948年,“阿芙乐尔”号作为革命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这艘传奇的巡洋舰所见证的“革命”
A.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B.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C.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021-04-22更新 | 335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四川提督宋庆,为纪念战争中殉国的毅军将士,撰写《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其中写道:“军旅所需,百无一办”,“徘徊观望”,“败不相救”,主将“振臂一呼,踣者起,疲者奋,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碑铭的主观性太强价值不大 ②体现毅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③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 ④揭示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些原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4-20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双十”宣传纲要》提出:“三民主义曾经是辛亥革命以来的口号,现在完全变成为反辛亥革命的旗帜。”此后,中国共产党再未以中共中央名义进行过纪念辛亥革命的行动。193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宣传大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主张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继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精神”。1938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的大会上做了重要演讲。1939年,陕甘宁边区党委发布了纪念孙中山逝世十四周年的通知。1941年,中央做出了纪念双十节的决定。

——据靳燕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研究》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纪念辛亥革命的传统,基本上每逢十年举行一次全国规模的纪念活动,在每次活动中《人民日报》都会发表纪念社论,而这些社论的标题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迹。如图是其中两篇社论的报纸截图。


(1)简析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态度上发生变化的原因。
(2)任选其中一篇社论,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对其标题加以解读。
6 . 某国首都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纪念一位解放了千百万农奴的改革者。这位改革者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明治天皇D.俾斯麦
7 .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建立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C.亚洲出线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D.军部出现“北进派”“南进派”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为纪念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诗赞曰:“武昌礼炮震清宫,志士仁人浩气雄。热血终浇民主树,丹心已铸自由钟。”该作者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