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唯一自然基础。”

材料二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材料三 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殖民者在世界各地所犯下的罪行。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合材料一、二,谈一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
(4)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殖民时期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021-05-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一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谈一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摘编自商务部研究院编《中国对外贸易3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途径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并谈一谈你对国际贸易的认识。
2022-07-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惟才是择”到“分省取士”

科举制肇始于隋,到唐朝中后期,从朝廷到民间都认可了科举正途的地位。宋代时期的科举发生着很大变化。960﹣997年间,北方籍进士在全国总额中占比为28.4%;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提出了“逐路取人”思路,用今天的眼光看有着补偿性正义的因素,但欧阳修为代表的维护“不论东西南北人,而惟才是择”旧制度的主张占据了上风,这一主张呈现出“凭才取人”的程序性正义原则。到了1101﹣1126年,北方籍进士在全国总额中占比为0.08%。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一榜录取的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士人大哗。朱元璋处死二十余人,重新考试,制造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1427年南北卷制度诞生。清朝顺治年间,中卷并入南、北卷,开始实行南北卷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行“分省取中”制度,各地士人更关注本省籍士子的会试名额。政府以各地文风高下、赋税轻重多寡等分配各省的学额、中额。“分省取中制”可以说是影响了日后数百年的考试制度。

——郭晔旻《艰难的平衡录取名额的划分之道》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颁布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文官惩戒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国民政府对非国民党员采取限制政策,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公务员法难以推行,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宋朝科举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材料中的取才思路中选取一个,谈一谈你选择这一思路的理由。
(2)参照1855年英国《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83年《美国文官法》等所确立的西方文官制度,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作出简要评价。
2022-02-27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易帜换服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周武灵王胡服改制、满清对旗装的推广等,但改变最为深远的易帜换服,非近代辛亥革命时期莫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革命者队伍中,孙中山先生年轻时期就坚决与封建服饰断裂,1895年的广州起义,孙中山与其他革命者一起流亡日本,到达日本后剪掉一头长发,脱去长袍。在孙中山的影响策动下,革命者纷纷断发易服。民国政府建立后,出台了民国新服饰穿着要点,以体现平等博爱的三民主义为基础,学习西方服饰的简便原则,以西式服装为主。……早在清末新政时期立宪派就推行易服运动,但所易之服多为外货西装,导致利权外失,提倡土布西服,也不得要领,最后不了了之,惟中山装的出现,用土布也可以制得精美,使易服与提倡国货得以兼得,故政府大力推行国货中山装。

——摘编自勾爱玲、张朝阳《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服饰的演变》

材料二  中山装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还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载体。西装贴身、干练的风格体现了个性的解放,其秉持的平等观念取代了封建等级观念,中山装移植了这种风格和精神,使人耳目一新。此外,标准中山装的前幅衬的结构工艺、袖子的造型及裁剪方法均与西装相同。中山装上三颗纽扣、五颗门襟钮等设计可以看出对于符合天数“三、五”的钟爱。中山装对襟的设计体现了华人礼服中特有的东方文化精神,以及对称均衡的审美意趣。

——摘编自罗义《身体·国家·认同:民国中山装的文化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山装得以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中山装所蕴含的“中”、“西”含义。并谈一谈中山装文化对于构建中国文化认同的启示。
2021-11-0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6 .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解放。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201211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况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图一反映的地点是哪里?这里与中国历史上哪件大事有关?用两个词语概况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写出该事件的时间(只写出年份即可)。
(3)材料二中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对党的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继承和发展?此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我国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请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021-11-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埃及文明之所以颇为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的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埃及人生活在这块安全的流域地区,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宝贵的手段进行可靠的交通运输线,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

——(美)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材料三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总结埃及文明保持长期延续和稳定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谈一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列举任一希腊文化名人。
8 . 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政策是发达国家打压他国的常用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英国国会下令禁止纺织机出口,并规定凡是运往国外的机器设备,一经查出即予没收,随后又颁布了禁止技工外流的法令,1785年又下令禁止制铁工具、机器、动力机模型和图纸出口。尽管英国政府三令五申地禁止新技术出口,但仍不能完全阻止它的外流……在英国的新式织布机无法直接传入美国的情况下,美国商人罗威尔利用访问英国的机会,将这一技术引进了美国。在设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美国还鼓励本国人民创造发明新式机器,轧棉机就是美国人自己的重要发明。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施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技术封锁的特点,并扼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美国压制竞争对手的手段与英国相比有哪些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经贸和技术打压。
2021-05-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1898年光绪皇帝与太后分享皇权合法性的情况下,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四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在秦”使“新军国图谋富强”的措施是什么?“孝文”为什么要“使其整体的汉化”?
(2)材料三中,“清末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是什么?
(3)材料三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2-02-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砺志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学情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对外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具有指导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译本《国富论》),提出了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因为一国的这种优势总是体现在成本优势,也就是说该国生产某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所以该理论又称“绝对成本理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举例说,在当时情况下,没有分工时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480000根针,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千倍。只有当每个人都专门从事具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并进行交换,才会对每个人有利。不仅一国内部不同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劳动分工可以提供劳动生产率,国际上的地域分工也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应当按照各自绝对优势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自由贸易,这样对每个贸易国家都有利,如互通有无、交换多余的使用价值、增加社会价值等。国家为了保护某一产业而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实质上是使本国的资源从效率高的部门转移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形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用。

材料二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国际分工理论,阐述了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国际分工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不同作用。国家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外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进步趋势。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取决于这个国家内部分工的发展程度。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列宁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大阵营形成,冷战开始,斯大林由此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把社会主义世界同资本主义世界隔绝了。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还是想利用一切可能与西方发展经济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以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我国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严重教训,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条件下,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的开放。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上述材料摘编自《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国际分工的双重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新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1-02-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