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下边示意图中的地点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尼克松访华在①处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B.2001年中国入世的签字仪式在②处举行
C.海峡两岸领导人在③处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
D.在④处召开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拉国际会议
2021-02-04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 . 如图是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据如图可知
A.交通因素影响都城布局B.经济水平决定都城位置
C.古代都城均是水运枢纽D.开封成为古代政治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1928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侧面反映出(     
A.毛泽东革命道路论断的正确性B.日本侵华对中发展的破坏
C.“工农武装割据”的日益发展D.国民党对中共政策不断调坚
4 . 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2020-12-11更新 | 645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5 .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近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要示意图。(图1)


材料二:国家提供的各种政策制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政策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政策制度不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图2)



(1)图1中显示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高峰”以及6、7阶段持续下滑的现象,试从政策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评析“政策制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的理论。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250字左右)
2021-10-03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培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现代化思想演变历程示意图


——一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设计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有论有据,表达清晰)
7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图所示①②对应的朝代是:
A.蜀、西晋B.东汉、南朝C.东汉、西晋D.蜀、北朝
8 . 下图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可知,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
A.推动亚欧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B.导致中国出现大量白银外流
C.加快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D.提高了印度国际市场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
2020-07-11更新 | 6047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B卷真题滚动练)
10 . 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如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