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墓葬被选入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墓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谓、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盘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私营手工业
B.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的思想精髓
C.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隶书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D.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2021-07-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2021-06-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今年又有了重大发现,考古工作者从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量文物,如图所示的青铜器和象牙等。专家分析这此文物既具有其独特的--面,又和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文物有诸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
A.三星堆遗址文明既自成体系又别具一格B.考古发现是还原历史的唯一途径
C.该发现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体的特点D.古蜀文明在当时领先于中原地区
2021-07-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契丹族创立的辽帝国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王朝。它雄踞中国北方200余年,传袭九位帝王。然而,辽代帝陵中位于中华“北镇名山”医巫闾山(辽宁省锦州市北镇西,义县东)的显、乾二陵却一直扑朔迷离,踪迹难辨。2014—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医巫闾山辽帝陵进行了考古勘察,将这一湮没于战乱烽烟和岁月长河中的重大遗珍寻觅出来。

下图为发掘的建筑基址和文物。

1)建筑基址


整个建筑遗址朝向东南,由正殿、殿门和四周廊庑构成,围合成个封闭的院落建筑群,院落内为空旷的广场,院落外环绕一周排水道,是唐宋廊院建筑风格。

2)玉册(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册书)


玉册残块集中出土于正殿之上,有契丹小字和汉字两套。

3)建筑构件;有棕红色琉璃质、绿琉璃质、三彩质、灰陶质等,种类多样。精美的石栏板、石螭首展示着千年前的皇家气度。



螭首,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

4)手工艺品


——(锦州)北镇市人民政府网201959日《文博中国:北镇医巫闾山遗址群考古确定辽代显陵、乾陵两座帝陵,并发现韩德让、耶律隆裕家族墓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北镇医巫闾山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对研究辽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46年8月,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战败船毁,所载金银沉江。从此“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准备,2017年初,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启,江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金银文物。这一成果的取得说明
A.历史研究要重视传说的价值B.考古工作能够还原历史真实
C.科技进步能够破解考古难题D.川民有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

清理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20198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1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2)说明“南海一号”对研究南宋历史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但是史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
A.兽骨B.文字C.铁器D.龟甲
2019-11-23更新 | 2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
考古发现历史文献
1998年以来,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陆续发现铁斧、铁凿、铁削等多种铁器。迄今蒲江县境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善于冶铁的赵国之卓氏,山东之程郑俱来到川西之临邛(今邛崃、蒲江地区)。”汉武帝时,推行桑弘羊制定的盐铁官营政策。临邛冶炼业,设立铁官管理。
2017年6月到9月初,蒲江县铁溪村附近文物抢救性发掘30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铁炉、炒钢炉、燃烧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位于宋代地层之上,遗址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临邛县,有铁官。”
《宋史—志》“地理”记载:“邛州,监一;患民,铸铁钱。”“食货”:“全国铁钱三监,其一邛州,曰惠民。”
A.蒲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
B.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
C.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
D.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
10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022-04-23更新 | 952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