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中央驻地变迁一览表

始驻期离驻期驻地
19217192210上海
192210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后北京
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后中共三大前夕上海
中共三大前夕19239广州
1923919274上海
1927419279
10月初
武汉
19279
10月初
1933年春上海
1933年春193410月长征开始瑞金
19351219367瓦窑堡
1936719371保安
1937119473延安
1947319493西柏坡
19493至今北平(北京)

——摘编自刘绍汉、冯全主编《光辉的历程》等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中共中央驻地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6-14更新 | 20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九)文综历史试题
2 . 摇滚乐是美国黑人布鲁斯音乐与美国白人乡村音乐的融合。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迅速风靡全球。这体现
A.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B.音乐有强烈的感染力
C.艺术更加接近大众生活D.音乐艺术水平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末中国机械进口趋势(单位:元)

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
A.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B.工业化具备一定基础
C.机械进口被列强控制D.政府主导工业化进程
2021-09-02更新 | 15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明代以前,关庙主要集中在“燕赵荆楚”之间,但在作为关羽“敌国”的原吴国地区,关羽信仰较为淡漠。明万历年间,关羽被朝廷加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成为司科举之命的“武曲星”。从此,江南文士积极修建关庙,关羽信仰逐步在民间普及。这反映出
A.政府引导社会文化整合B.儒家伦理纲常开始普及
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剧变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黄宗羲著述300多卷,“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17世纪—18世纪卢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康德: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拟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 下,回顾我国已经编制实施的13个五年计划(规划),以史为鉴,对我们更好的制定和实施“十 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 分,表达清晰。)
2021-08-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50年,法国形成了《习惯法大全》。到1618世纪,法国学者致力于促成南北 法统融合。1789年,“八月法令”发布了关于废除封建制度和封建特权的决议,8月,制宪议会 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等基本权利。1791年宪法强调“制定在全国通 行的民事法典”。1804年,最终通过了《法国民法典》,主要包括“人”,涉及法律主体的地位及 其享有的权利;“财产及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分别规定财产的分类,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和 居住权,以及役权或地役权等内容;“取得财产的方法”,规定了继承与订立遗嘱的制度,关于债 的一般规定,提倡婚姻自由原则等。

——摘编自高仰光《法国民法典: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范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宪政,尽快与西方制度相接轨,并承诺放弃领事裁判权。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顽固派意识到必须革新法律以保其统治。19079月,宪政编查馆正式将民法的编纂列入修律计划,制定了《大清民律 草案》。《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过程中,既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理原则与制度,也保留了不少中国固有的传统制度,充分表现出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冲突。《大清民律草案》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是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开端。

——摘编自马琦《从〈大清民律草案〉;看传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

材料三   2015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205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 式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 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摘编自《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民法制定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8 . 下幅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半空中的石头蕴含巨大力量,反映浪漫主义的思维
B.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C.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D.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2021-08-12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南方的农产品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得以进入南方,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与广大农民因生活所迫被动食素不同,士人认为食素可以心性淡泊、身体洁净,可使“肠胃清虚,无渣无秽,是可以养神也”,他们多往“禅制素食”。在士人中间,形成了一股素食之风,素菜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流行于市肆上,专门经营素食的店肆也有很多。素食还被制成各种肉菜的味道,使得更多的平民百姓得以享受美味。

——摘编自张雅丽《唐宋时期素食习俗研究》等

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环境恶化、卫生状况糟糕、食品掺假等社会问题突出。1847年,英国素食者协会成立,在协会的指导下一股素食主义风潮兴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协会的会员主要是工人阶级。协会的分会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的城市。针对工人阶级贫穷、时间匮乏,营养不良的特点,协会制作了一些宣传素食廉价、快捷、有益于健康的小册子等。协会还不断翻新素食的做法,发明了很多新的菜式,人们蔬菜消费的比例大为提升。至“19世纪晚期素食者餐厅与咖啡馆遍布了整个英国”。

——摘编自王钰峰《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素食之风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士人素食之风和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共同影响。
10 . 雅典民众陪审法庭享有与公民大会同等的权力,因为陪审法庭由数百名公民任陪审员;同时又是审判员,他们直接审案,并且根据多数票断案。这说明
A.判决体现权力来源B.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习惯法变为公民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