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1 道试题
1 . 世界人口的流动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部分大迁移示意图
仔细观察地图中1、2、3、4序号代表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16世纪到20世纪序号路线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人口迁移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文明互鉴

材料一 对于孔子的哲学,法国启蒙思想家认为它不同于欧洲盛行的“神示宗教”,而是一种具有崇高理性的“理性宗教”。中国政府在伏尔泰心中是:“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奉行完善的法律,并以纯洁的道德来团结全体人民。”不管是伏尔泰对中国的赞扬,又或者是孟德斯鸠对中国态度的有褒有贬,启蒙思想家都把与自身文化相异但魅力无穷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派,先后发表《法国游记》《法国大革命史》,国内至少有六家书局、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有关法国大革命史的专著。同时,《人权宣言》、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译文介绍也竞相出现。文艺界还创作大量有关法国大革命题材的小说、杂剧、诗歌。1906年,有人称之“易若使中国为亚洲之法兰西哉!……法人风潮能及全欧,中国风潮之及全球也必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中法两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
2023-10-20更新 | 69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 (     
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2023-07-30更新 | 56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而周人的封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的现象。周人的封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世袭权利
C.有助于推动文化认同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2023-06-12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     
通过年份法律名称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A.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B.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
C.国家对市场的全面控制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3-05-21更新 | 299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19年8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该文所描述的现象表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B.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萌发
C.揭开了宪政民主序幕D.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
2023-05-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7 .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2-12-11更新 | 40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部分),其反映出俄国(     
1828年,出生于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对哲学有兴趣,喜爱卢梭等人的学说
1847年,回到家族庄园,企图改善农奴生活,因得不到农奴的信任而中止
1853年—1856年,作为军人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失败后退役
1859年之后,创办了20多所农奴学校,遭到当局的调查后被迫关闭
A.在19世纪前期工业化发展缓慢B.农奴制改革前夕复杂的社会状况
C.在启蒙思想影响下近代教育兴起D.农奴制改革未改变沙皇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个到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2022-12-06更新 | 27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三次党史教育的高潮。

材料   1937年至1940年,中共党员由4万人发展到80万人。毛泽东发现许多新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较低,轻视对历史的学习,忽略对国情的把握,为此开展了党史教育。1941年中央收集了党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文件,编印成《六大以来》,供高级干部学习。毛泽东指明党史教育的目的是灵活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全党还开展系列党史座谈会,形成了党史理论的重要成果。

1951年恰逢党的而立之年,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出版,是第一本简明党史,成为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研究著作。同年,收录了毛泽东不同时期论著的《毛泽东选集》出版,把全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80年代初,开展党史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从而掀起了全党学习的高潮。邓小平还多次强调要将党史教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以教育党员树立改革开放思想。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开设“中共党史”必修课。

——摘编自王炳林《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历史考察》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论题,评析党史教育的发展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