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9 道试题
1 . 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
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2023-11-14更新 | 348次组卷 | 5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厉王在位时,奢侈专横,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借以剥削人民。国人(自由民)公开议论其过失。厉王严厉镇压,王室重臣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厉王不要限制民众舆论。后厉王被国人逐奔于彘。这表明西周时期(     
A.矛盾尖锐,社会动荡B.国人对王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实行仁政,重视舆论D.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
3 . 1007年,宋朝应党项首领李德明的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订了合约。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方不许。后其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这反映了宋朝(     
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C.边境战争促进了边界贸易D.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2022-11-17更新 | 204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已着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D.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
2022-10-13更新 | 108次组卷 | 3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2022-09-07更新 | 725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1962年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1984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97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的共同出发点是(     
A.缩小城乡差别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发展农村经济D.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2022-09-02更新 | 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7 . 清同治年间,英商到台湾农村劝诱农民种植茶树“而贷其款”,收成之时“悉为采买”。光绪年间,俄人在黑龙江阿城、双城、滨江等地,以现金和种子贷与种植甜菜的农民,订立契约,所产甜菜归其收购。这一现象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A.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提高B.沿海通商口岸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D.农业生产部门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8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022-04-23更新 | 397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95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得分训练(三)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52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重庆一零一钢铁厂职工给毛主席的信》,信中提到:成渝铁路的钢轨每-根都是我们亲手轧成的,那上面没有二个外国字。毛主席,我们能在中国的钢铁事业中有这一点贡献,我们真是兴奋,我们为党、为祖国骄傲。由此可见
A.工人生产热情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正在有序进行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D.工人在工业化建设中起关键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