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据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介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的八个部分中任选2~3个部分,拟定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达顺畅)
2024-03-29更新 | 182次组卷 | 25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万亿斤,城镇化率超过60%,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     
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B.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C.有利于推动对外开放向内地延伸D.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2024-02-29更新 | 250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材料题解析题

材料一   1989年1月乔治。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展开了积极活跃的外交政策。同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武装入侵巴拿马。1990 年在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后,推动联合国通过了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并筹建了一支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军。在4年执政期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0.7%,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增长率最低的时期。1992年克林顿上台,早在竞选时期,他就提出了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构筑新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并取胜;推进世界民主化;巩固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执政期间,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理念;民主不分国界,安全不可分割。

——摘编自金重远等《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已同110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差别考虑国家关系的新思路,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是国家关系应遵守的原则。邓小平要求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具体到对外关系上,明确提出经济开放的同时,文化也要对外开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90年代初,江泽民提出“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的外交思想。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是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重大举措。江泽民还将国际新秩序理论的内容从政治与经济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

——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外交措施
2023-11-16更新 | 45次组卷 | 5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图4分别为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旗帜、臂章和胸章。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1至图4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阐述清晰)
2023-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生丝外销的不振及其由此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引起中国各界的震惊。从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申报》为中心,展开了如何振兴丝业、挽救国粹的讨论。1874年《申报》第一次在中国对“西国治蚕茧之法”进行介绍:“盖中国人于蚕茧方成之时,即欲抽取以做生丝,宜其丝内多有损坏也。如能照西法治之,则断无此等弊矣”。1881年又在《论丝、茶二业整顿难易》中指出:在西方国家,“商”受“官”之保护,只要对振兴输出有利,“官”即尽心竭力加以培育,以供“商”之利用。要想振兴贸易,就必须改造迄今的“官”“商”关系,使官商结为一体,互为助力。随后《申报》发表《观缫丝局记》,以实地考察丝厂生产的游记形式,记述了公平缫丝局的规模、机器设施、原料储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引起强烈反响,破除了社会上对投资或举办机器丝厂的犹疑和观望心态。1887年,总理衙门发出上谕:“令民间置办机器缫丝,不必由官经理”。

——摘编自杨中华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1)根据材料,概括《申报》关于振兴丝业的建议。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评价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2023-10-1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  )
A.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B.清政府己成了“洋人的朝廷”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3-10-11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是一个具有特定空间,由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而形成的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容出处
“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许宏《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
在辽宋夏金对峙时期,金人一直自称“中国”。金人进据中原后,即沿袭汉族儒士这种“中原政权即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其实金朝争正统,并不是为了将同时存在的其他政权排除在“中国”之外,不过是为金朝争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便得到各个政权的承认,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而已。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
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如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国”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混合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融合,终于熔铸为一个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许倬云《说中国》
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10-11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任何其他国家一样,美国自诞生之日国家安全的问题就相伴而生。从建国到19世纪末,美国政府专注于国内的发展和在美洲的扩张,国家安全主要是本土和西半球的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国际行为模式,使其国家安全有了新的含义。对外,不可避免地深深卷入世界事务。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内外因素联系非常紧密,以至艾森豪威尔总统认为安全问题与外交问题为一回事。1989年后,美国开始调整其安全战略,其重点转向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

——摘编自孟庆龙《美国国家安全思想和战略的演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了“现在的世界,是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由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观点,认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主要是增强军事实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在传统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建立了一套以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主体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非法谍报活动和“和平演变”活动等外部非军事安全问题,成为主要外部安全问题。1993年,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全法》从法律上对国家安全机关的反间工作做出规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官方越来越多地提及生态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等更广泛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转型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开始组建专门机构,履行国家安全领域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职者。

——摘编自钟开斌《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材料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面临错综复余的新的安全局势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

——摘编自张志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阶段性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协议举办国家展览,在莫斯科展出的美国主要展品是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在纽约的展出的苏联主要展品则是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据此可知(  )
A.美国民生产品更具吸引力B.苏联重工业取得显著成就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D.美苏冷战渗透到文化领域
2023-10-11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学者在研究苏俄(联)某一经济政策时写道:“反对者认为该政策使财富在一极积累,而一极贫困。也许在某个地方工业和商业会得到发展,但工人阶级会落入深渊,矛盾将发展,其结果将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据此可知该政策(  )
A.推动国家工业化实现B.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实践
C.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D.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023-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