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考古发掘是我们接近古代文明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古埃及的某一历史时期)的墓葬,一般是简单的,从小的椭圆形或圆形的坑到包括一个范围宽广的墓穴。其所提供的祭品很少,一般埋放在陶制容器中……更精心制作的墓是长方形的,某些较好的墓用席子或木板做衬里,并且长方形的坑结构被泥砖隔墙再细分,具有特定的用于奉献祭品的小房间。大约在这个时期末出现的所谓“分房间的墓”,为特殊的人员所使用,它们有丰富的祭品。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二:埃及首席考古学家称,日前在吉萨发现的新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大量测量、计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此外,还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他们的生活费用由其家乡的富裕家庭承担。

——摘编自《北京晚报》(2010年10月27日)


(1)埃及金字塔的最重要功能是(     )。
A.祭祀埃及神灵B.体现法老权威C.进行天文观测D.服务农业生产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埃及墓葬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社会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考古学家提出的关于金字塔建造者的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社会条件。
2022-06-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图一魏晋时期汉人食用胡式烤肉图

帝(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田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本纪》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不同民族间在文化交流上的特点。
2.从《魏书》记载中可以看出,促使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的主观原因是(     
A.加强自己的统治   B.仰慕汉族文化   C.促进经济发展   D.加速民族交融

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   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江南)者十六七。

——《晋书·王导传》

材料四     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丝锦布帛(bo)之饶,覆农天下。

——《宋书·孔季恭等传》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南方地区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2-11-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光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中不断在交流中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泰、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摘自《资治通鉴》第48卷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缗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南、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摘自《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四       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

——(唐)李隆基《赐新罗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结合所学,简析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中古时期朝鲜在哪些方面从中国“吸取营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区的文明多元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阿拉伯帝国的码头,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在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说明阿拉伯人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