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近代以来,科举制度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相互博弈,最终被废除。

材料一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上奏(1864年)

强敌交侵,割地削权,危亡岌岌……推求本原,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二   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

——光绪诏令(18986月-7月)

朝廷……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清政府诏书(190592日)

材料三   在这个制度(科举制)之下,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乱或腐化的选举……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

(1)材料一中,李鸿章、梁启超提出上述观点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他们完善科举制度建议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对科举制作出上述评价的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废止与近代文化的关系?
2 . 古罗马的荣光古罗马创造了璀璨的文明。透过历史遗存,有助于我们回望古罗马的荣光。

材料一   2世纪初古罗马国的疆域



(1)依据材料一,古罗马国直接沟通了哪些古代区域文明(________)(双选)
A.两河流域文明   B.尼罗河流域文明   C.印度河流域文明   D.黄河流域文明
(2)这一时期古罗马国的政治制度当是(________)(单选)
A.民主政治   B.寡头政治   C.共和政治   D.君主政治

材料二


古罗马住宅(复原图)

古罗马高层住宅(模型)
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梅乌斯所有。从7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

—《拉丁铭文集》收录的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

(3)依据材料二,可以了解古罗马人在居住方面的哪些表层信息?并依据材料,推测古罗马的社会特征。

材料三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广阔的大陆,他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每一块陆地,每一片海洋,无论有何出产,都会在各个季节给你送来……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编者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4)结合材料三,说说古罗马具有怎样的世界地位?
2022-06-22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儒学的流变儒学,既绘就了中华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将下列思想家与其观点匹配。(填序号)
①朱熹②韩愈③孔子④董仲舒⑤孟子
言论思想家
A.仁者爱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E.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F.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2)你认为上述哪一观点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儒学流变的重要转折,并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学?
2022-06-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