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2次组卷 | 202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       )
      
A.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B.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
C.指出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D.揭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伤
2023-09-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人均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
A.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国家人口政策变化
C.耕地面积逐步减少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2023-09-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576-1620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价统计表,该物品可能是(       )
(注:比索是一种西班牙货币单位)

A.玉米B.茶叶C.鸦片D.白银
2023-09-0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魏源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这表明魏源(       
A.对于世界大势了然于胸B.对近代西方民主有所认识
C.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D.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2023-08-15更新 | 323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如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01-05更新 | 130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
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方式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
2022-07-18更新 | 820次组卷 | 44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大硚口至湛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     
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便利了人民大众的出行
2022-07-06更新 | 38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正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1处B.2处C.3处D.4处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像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二   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绝对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2022-05-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