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2 . 老子提出“无为”治国,孟子提出“仁政”,墨子倡导“兼爱”,荀子倡导“仁义”“王道”。这些主张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B.士人消极避世的态度
C.百姓反对分裂主张统一D.诸学派思想一脉相承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祖在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路途中,少不了对数字和形状的研究与琢磨。早在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300~约公元前1046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13种计数单字。最晚在春秋末年,人们就已经普遍掌握了十进制的计数方法,并且可以随意使用“算筹”这种工具进行运算,这一运算能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宝典,涵盖了战国、秦朝,汉朝时期的数学成就,它甚至还提到了分数问题和盈不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三位伟大的数学家——刘徽与祖冲之父子……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繁荣顶点出现,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大批有成就的数学家。

——摘编自中国数字会网站《中国古代数学简介》

材料二   李约瑟经过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缺乏精确验证和数理逻辑。传统文化有形象思想和深奥模糊的混沌特征,诸如道家学说的太极、元气,经络、风水、阴阳等,都普遍存在着“妙处难与君说”的特点。中医虽然神奇灵验,却没有西欧的化验验证和精确数据。中国古代科学多为经验总结性的应用科学,虽然注重记录现象,也有直觉猜测,但缺少逻辑推理、数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因而古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中国虽有四大发明,但未能揭示其原理,虽有最早、最全的太阳黑子和新星爆发记录,却陷入了“天人感应”的臆测而没有建立科学的天文学体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先秦至宋元时期数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优势的领域,并简析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征。
2022-12-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儒、释、道三教合祀庙宇在宋代已出现,具体名称包括“三教道场”“三教院”等,名称中的“道场”“院”表明这类庙宇可能与佛教信仰传统有关。这体现了(       
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B.佛教成为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教的融合D.道教缺乏社会基础
2022-1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收录了德运承袭图,该图认同从神话传说时代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着南燕,后燕、北燕、后秦,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该书的编写(       
A.蕴含民族歧视的思想B.意在彰显金朝的正统地位
C.带有反对汉化的立场D.体现了政治大一统的追求
6 . 秦汉时期,“正统论”包括空间、内外观等要素。到了宋代,“大一统”这层空间的蕴意却被严重忽视了,当时的理学家声称只要拥有“道统”和“德性”,即使“积弱”亦可获正统之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华夷之辨观念增强D.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纷争
2022-12-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后期,海上交通尤其是南海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其在8世纪中叶后在对外联系方面所起的作用超过了陆路交通。这一现象的出现(       
A.受到“安史之乱”局势的影响B.推动了“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C.使外贸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源D.导致唐朝与周边政权关系恶化
2022-12-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元狩(汉武帝的年号之一)年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乃徙贫民于关(函谷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馀(余)万口”。这一做法(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旨在缓解自然灾害压力
9 . 下表所示是根据《元史》整理的天历年间(1328~1330年)各省岁入粮数占比情况。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行省

江浙

河南

腹里

江西

湖广

云南

陕西

四川

辽阳

甘肃

占比(%)

37.1

21.3

18.7

9.6

7.0

2.3

1.9

1.0

0.6

0.5


A.北方经济快速恢复B.赋税制度存在缺陷
C.京杭运河漕运衰落D.南方经济优势明显
10 . 有学者指出,史书所记载的元代行省“分镇方面”,具有“方面之权”,不是指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当然,世祖(忽必烈)朝以后,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       
A.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B.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C.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