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当工业化在西方日新月异之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才艰难起步。如图反映了1891~1911年中国机器进口的投入情况。图中数据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发展成效较为明显B.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C.追赶世界任重道远D.结构调整趋于合理
2022-04-17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人控制了全球黄金市场。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当时的英国是国际资本供给的最主要来源国,直到1914年,它还占全部资本输出份额的43%,40%以上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信用是英镑全球化的基础,英镑等同于黄金却又优于黄金,英镑可以生息,而黄金却不可以。各国同英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都需要先通过英国筹措资金。在英镑霸权下,英国通过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贷款,进一步壮大了经济实力。

——摘编自谢普《伦敦迷雾:英国财富世界之旅》

材料二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实施细则》,开展直接应用人民币实现跨境贸易的结算。历经数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重点主要在股票和债券投资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一带一路”等领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约合2176.7亿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1.96%,位列第五位。

——摘编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镑霸权地位建立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币国际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镑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某学者所做的1776~1910年清代人口平均关税统计图(单位:两/年)。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注:常税一般指国货出口关税,洋税一般指洋货进口关税。
A.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B.晚清外贸逆差的扩大
C.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恶果D.列强资本输出的剧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施欧洲复兴计划,以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并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冷战时期,美国继续进行大规模对外援助,联合盟友遏制苏联。1961年颁布《对外援助法案》,规范美国的对外援助,但存在与现实脱节且前后不一致的情况。美国没有跨部门的多边援助战略和政策指导,在实际决策中,各部门各自为政。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美国对外援助的重要因素。美国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列为外交和对外政策的重点,其主要动因是巩固和增强对联合国等关键机构的主导影响力。近年来,美国在经济发展、环保和卫生等领域设立多个垂直基金、不断推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制定规则,提高其在全球的领导力。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对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造成重大伤害。

——摘编自曾璐、孙蔚青、毛小菁《美国多边援助的做法、问题及借鉴》

材料二   20092012中国对外援助情况示意图



——据《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援助的目的,并归纳美国对外援助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9—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作用。
5 . 2018年5月,国际数博会在贵阳开幕,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及网络安全应用示范中心等相继落户贵阳。“一部手机走天下”,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便利;配合防疫之需,用手机上“空中黔课”促进了知识共享、惠及城乡中小学广大师生。这主要说明社会信息化(     
A.高度重视本土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鉴
B.是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C.为工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高了物质基础和技术环境
D.使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的冲击和替代
6 . 在政府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下,美国人对苏联二战后的国际行为很快表现出疑虑和担忧。美国1946年8月的民意测验显示,71%的被调查者反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到1947年,这一数据又有提升。这反映出
A.苏联严重威胁美国利益B.美国对苏冷战的条件更成熟
C.战略猜忌加剧局势动荡D.美国外交政策深受民意影响
2022-04-1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述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所谓“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中国文化发展至唐,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

——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学、植物和矿物学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既集传统农业之大成,又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传入的西方灌溉技术的资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注意到了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已经接近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文化“灿烂风采”在科技方面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技发展的特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8年我国第一条   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材料二   20152021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及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

年份高速公路里程(单位:万公里)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512.357949.971.7
201613.108235.323.6
201713.659257.8612.4
201814.2699727.7
201914.961150415.4
202016.101347917.2
202116.91515112.4

——整理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各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三   美国第一条   高速公路是1937年开始修建的宾夕法尼亚州收税高速公路,到2009年已经完成以州际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高速公路由联邦与州按9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联邦出资主要来源于“公路信托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

——摘编自边策《中国高速公路与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不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新政开始后,一些大臣明确主张将过去的书院改成学堂,学堂学生毕业后也可取得功名。不久,慈禧太后采纳了相关建议。1902年,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两年后,慈禧太后又命人修订章程,将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其上还有大学,并规定中小学堂的毕业生可以授予生员(秀才)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可以授予举人功名,而大学和通儒院的毕业生可以授予进士功名。随着这些措施在全国逐渐推广,科举制度的地位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琪《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1907年,沈家本在《类进呈刑律草案折》中指出:“将欲实行新律,必先造就人材。近年各省遵旨设立法政学堂,查叠见奏报,拟请明谕各督抚认真考核,力筹推广,务使闽省官绅均有法律知识,则一切新政可期推行无弊,实与预备立宪大有关系。”在清政府的明令推动下,全国法政学堂大量涌现。据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统计,宣统年间,全国有各类专门学堂共111所,在校学生20672人,其中法政学校有47所,学生人数达12282人,超过其他专门学堂人数的总和。

——摘编自周少元《晚清法律教育形式的转变:从职业教育到学堂教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清末学堂制度改革对科举制度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慈禧修订学堂章程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学堂制度建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3年,英国皇家学会提出的一份并不完善的调查报告显示:(二战后)英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博士中,有1/8的人移居国外。另据统计,19511960年,英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速却明显低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国。

19491955年英国政府研究与开发经费单位:百万英镑

供应部(包括原子能研究)海军全部民用部门
1949195076.610.117.2
195019519211.221.8
19511952113.814.623.7
19521953135.216.723.8
19531954189.81825.5
19541955217.418.427.1

——摘编自贺淑娟《英国国家科技政策的演变:1850年代至1990年代》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新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科技发展方向。19561月,中共中央在召开的知识分子间题的会议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中号召党内外知识分子共同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加快赶上世界先进科技(发展潮流)。随后,中国又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密切了全国科研机构的联系和调整,并加强了对科研体系的管理。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这一时期,党和政府联系中国具体实际,挑选600余名科技学者专家制定我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经过各位专家学者的详细讨论,党和政府确立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以及57个科研任务,其中包括了12个重点发展的方面。

——摘编自贾丽会《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197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2022-04-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