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峙三(1886—1967年)湖北鄂城县人,1904年参加科举考中秀才,1905年考入一年制武昌县师范学堂,1906年秋考取两湖总师范学堂,直至1911年10月毕业。朱峙三一生留下60多年的日记,作为一名普通的读书人,朱峙三的求学经历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相始终,从他留下的日记可见一斑。如:

1901年10月4日的日记里,朱峙三写道:“朝廷近日已下诏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师命以后每夕读《古文观止》。”

“前日(1905年9月2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吾邑成内人一入学便自大。不读书,预料科举不久即度,欲求时务之学,自以住学堂为有出路。”

“(两湖总师范学堂)下午第一、二堂物理学……教习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也……因余为初听物理学之人,甚快意,笔记特详。“予前住速成师范,无理化二科,今日初看试验,颇感兴趣。”“余喜音乐课,余时觅风琴练习之”“今日上课,堂中授三角。去冬几何已教完,小代数亦快教完,以后或可教大代数。予每以算学为苦。”

——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朱峙三的日记有何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教育大变革的认识。
2022-12-06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同学研究古代中外交往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若虚羡慕“别人经商图利”,便买了一些橘子,跟着“专一做海外生意”的同乡出海。橘子在吉零国大受欢迎,文若虚净赚近千倍利润。返航时,水手“扯起半帆”,漂至一无人岛躲避风暴。文若虚在岛上捡回一个龟壳,后由在福建经商的波斯人玛宝哈出价白银五万两收购,二人“议定立契”,“合同为照”。从此,文若虚“家道殷富不绝”。

——摘编自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故事多处涉及“中国元素”。如辛伯达第七次航海时抵达了中国,并得到一位善良老人的帮助。在《阿拉丁与神灯》原版故事中,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位中国人,其日常生活充满了沐浴熏香等典型的阿拉伯色彩,也出现了饮茶、喝交杯酒等中国习俗。

——摘编自《一千零一夜》

材料三   在广州象岗,考古学者从西汉初年南越王墓中发掘出犀形璜、犀角杯、陶犀角等制品。这些制品,有学者认为是从东南亚、南亚等产犀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摘编自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等


(1)从材料一中提取故事情节,分别概述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千零一夜》“中国元素”的史料价值。
(3)有学者反对南越王墓犀牛制品系舶来物,认为其恰恰证明了西汉初年岭南本地产犀。如果要确证这一问题,你认为还需要哪些类型的史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同学研究唐代科举制度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进士群体区域分布表

区域河南道河北道江南道关内道河东道山南道淮南道陇右道剑南道岭南道合计
玄宗朝以前61452421291041443215
玄宗朝以后1251001827061911401320631
进士总人数18614520691901915541723846
占比(%)221724111122623100

——摘编自新旧《唐书》等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据孟郊(751814,四十六岁时中进士)《登科后》

材料三   贡举之士,以有司为座主,而自称门生。自中唐以后,遂有朋党之祸。

——据顾炎武《日知录》卷17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简述唐代实行科举制度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唐代科举制度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4 . 秦始皇陵出土的秦铜车马结构复杂,细节表现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采用多样的工艺手法。铜车马驾具、马饰完整,系驾关系清楚,彩绘纹饰精美,与浮雕结合,表现出了马车不同部位原本的材质、构造和面貌。可见,秦铜车马(     
A.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B.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C.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D.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
2022-08-23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八所省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地处黄海北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50多公里的海域。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舰扬威、超勇、致远、经远沉没于此海域。经水下考古实物资料证明“丹东一号”即为致远舰。以下是整理自考古报告中的内容。

舰体结构:水下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经远舰装甲较厚,明显与“丹东一号”不符,另两舰未使用穹甲结构。此外,“丹东一号”沉船还发现多个方形舷窗,方形舷窗只安装于致远舰及其姊妹舰靖远舰,其余舰均未安装,这是识别致远舰与其他甲午沉舰的重要标识物。

武器配备:致远舰的主要武器在“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中均有发现……超勇舰与致远舰武器配备区分明显。此外,加特林机枪铭牌上标注有“1886”,这正是致远舰的建造时间,铭牌上的产地也能与当时的公司名称对应。现日本三笠公园有一门同样型号的机关炮,为海战后日军从致远舰桅盘上拆卸。

餐具:共发现3个带有清晰“致远舰”标识的瓷盘及碎片。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圆形微标。

综合以上,并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档案和海域当地的口述史料,判定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列举“丹东一号”沉船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并论述“丹东一号”沉船的研究价值。
2022-08-16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法学大全》时,修改了那些与当时法律相左的法学家的意见,以致所引用的许多法学家著作片段都不忠实于原著。这一现象表明《法学大全》(     
A.否定了财产私有原则B.不具备史料价值
C.不能反映罗马法全貌D.消除了社会矛盾
2023-04-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测试1)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贸易史就此展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进苏木、胡椒、香蜡、药材等物数万以上者,船至福建、广东等处,所在布政司随即会同都司按察司官检视物货,封睹完密听候,先将番使起送,赴京呈报数目……

——《明会典》

材料二   


迪奥戈·里贝罗世界地图(局部),绘制于1529年,现藏于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注:迪奥戈·里贝罗1529年完成的大幅世界地图,属于西班牙官方世界地图,是当时对已知世界的地理描述最为精确的地图。地图在两个位置上画上了具有争议的香料群岛,也被称摩鹿加群岛——位于右侧(东方)和左侧(西方)边缘,但我们只能在西边的那个岛上看到西班牙国王的旗帜。这幅地图原本是要强调科学的精准,但也要包含政治信息:根据地图的描绘,摩鹿加群岛属于世界的西半部分,也就是西班牙所统治的那一边。

材料三   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成为最早航至印度的欧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间,葡萄牙人一直企图控制印度和亚洲的胡椒贸易,但是未能如愿。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权。黑胡椒的历史和两家与罪恶的殖民主义有如同义词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而荷兰人将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也催生了祸害匪浅的鸦片贸易。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英、荷两家东印度公司的对立长达两百年,要无止境地开发国外的资源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形塑了现代全球贸易的推力。

——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分别说明以上三则材料,对研究“胡椒贸易发展史”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搜集和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血泪史”?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后的大国外交

从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到奥匈对塞宣战期间,各大国展开频繁的穿梭外交。沙俄调解奥塞纠纷的同时,又感到再不能像波斯尼亚危机和巴尔干战争那样退让妥协了。于是对德奥态度强硬,表示对塞尔维亚不能坐视不救。法国则坚决支持俄国,其总统普恩加莱向沙皇保证履行法俄军事同盟的义务。法俄两国又都力促英国表明态度,站到自己一边。英国建议把奥塞争端提交一次国际会议讨论,敦促奥俄两国直接谈判;其外交大臣格雷通过各种途径给德国一种印象:在未来的德奥与法俄之间的战争中,英国将保持中立。直到729日,英国政府才向德国表明自己的真实立场:若法国卷入战争,英国不能袖手旁观。德皇这才知受骗,大骂英国是“卑鄙小气的恶棍”。此时又有新消息传到柏林,意大利不打算站在自己的盟国一边作战。730日凌晨,德国政府来了一个急转弯,劝告奥地利人接受英国政府提出的调停。但为时已晚,奥塞已经开战,欧洲战车已经启动。

奥塞之战引发欧洲战争。7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德国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遭到拒绝。81日,德国以此为借口向俄国宣战。8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取道进攻法国,同时对法宣战。4日,英国借口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而对德宣战。从1914628日斐迪南大公被杀的萨拉热窝事件,到84日英国对德宣战,这就是“七月危机”。

——摘编自曹胜强等著《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

材料二


图1

图2

1:加拿大征兵海报,上面用法语写道:法裔加拿大人,参军吧!英格兰,我们自由的屏障,正在受到威胁。我们会让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这片保护我们的信仰、语言、社会制度和法律的土地吗?法兰西的心在流血!

2:一战英国征兵海报:帝国需要男人!在年轻雄狮(指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帮助下,年长的雄狮(指英国)打败了敌人。


(1)根据材料一,分析萨拉热窝事件后大国频繁外交却仍滑向大战深渊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材料二征兵海报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描述了王羲之与谢安等官员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饮酒做诗的情景。该作品(       
A.印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反映了士族专权的政治特点
C.兼具了艺术与史料价值D.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10 . 材料   1937125日,在向南京进军的途中,《日记》写道:“我们当即在村子里放了火……最近,对于我们来说,放火已成了家常便饭,觉得比孩子的玩火还要有趣。‘喂!今天真冷啊!’‘那要不要烧一幢房子暖和暖和?’这就是今天的我们。我们变成了杀人魔王,纵火魔王!”

1937125日。在攻打南京之前的最后五分钟,“我们立即扫荡了村子,抓来了五男一女。先将五个男人绑在树上……有的被刺死,有的被砍死,有的被击毙。”“女人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膛说:‘刺吧!’……‘嗨!’‘呜——’她倒下了,像保护恋人一样倒在男人的胸膛上。”

1211日。紫金山下,“一户有钱人家房屋豪华气派。”“右边屋子的玻璃书柜里,有看来很珍贵的古籍和轴画。左边屋子的玻璃书柜里,珍藏着价值连城的支那陶器。这些陶器……上面印有‘乾隆年’、‘康熙年’、‘道光年’的字样……自称对文物有眼力的田中一等兵说:‘这些珍品在我国从未见过,它的价值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这番话……忘掉了这是战场而是在物色值钱的东西。”“我们都受他古董迷的影响,把房间里的陶器洗劫一空。……带不动的大件物品统统砸烂。”

——摘编自《东史郎日记》


依据材料,分析东史郎日记对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价值。
2022-03-25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史料阅读的读、析、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