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0年至1978年近三十年间,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共提高117.4%,平均每年递增2.8%,而1979年至1982年四年间,农副产品收购牌价共提高24.5%,其中1979年一次提高21.1%,这是建国以来没有过的。农副产品收购价大幅度提高(     
A.给予了农村生产自主权B.让利于民促进农业恢复
C.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D.标志着人民公社的瓦解
2 . 钱穆先生在评价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时候说:“当时的政党,似乎误认分党相争为政治上最高的景象。分党相争的胜负,不能取决于民众,转而各自乞援于军人。一般党员,则凭借党争的美名,来公开无忌惮的争权夺利。”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仁人志士效法西方建立政党政治B.中国政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
C.中国政党的组建缺乏基本的历史条件D.各派军阀纷纷建立政党借此割据一方
3 . 美国学者斯帕尼尔指出:二战以来,“美国人从其国家生活刚一开始就坚信他们的命运是——以身作则地向一切人传播自由和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引导到世间新的耶路撒冷”。这一论述旨在阐明(     
A.美国文化多元的特点B.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C.美国文化输出的意图D.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
4 . 1930年4月,崇安县(属闽北革命根据地)举行了乡苏维埃政府选举,乡苏维埃政府人员“多属雇农贫农”,到了8月又正式提出“反对富农小地主参加苏维埃政权”。据此推知,崇安县乡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A.强化“左”倾思想主导地位B.巩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C.配合土地革命的有序推进D.保障各个阶层民主权利
2023-02-03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代政府每年预先确定所缴茶税,然后均摊给各地茶叶种植、制作的茶农,茶农完税后便可与茶商自由交易;另外,对非专卖商品的价格政府不再进行限价,商人可根据交易行情自由定价。由此可知,宋代(     
A.专卖制度日益趋向解体B.商业发展突破体制的束缚
C.商人主导市场交易活动D.政府重视经济手段的运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人物品藻指对人物的品鉴和评论。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逐渐脱离了儒教礼法虚名的束缚,由之前的政治学为主转向美学为主,重在对人物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这一转变折射出魏晋时期(     
A.门阀士族的衰落B.人文精神的活跃
C.民族交融的加强D.三教合一的加速
7 . 西方传统自由主义思想家视政府为“守夜人”,保护个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不受侵犯,以有限政府来维护自由市场。19世纪晚期的约翰·密尔则认为政府除此之外还要“使谋生手段对每个人都更容易,使每个人都有希望改善自己的状况”。这种观念变化源于(     
A.自由主义理论无法解决大危机B.启蒙运动传播的理性深入人心
C.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3-01-31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人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上述材料反映了(     
A.教育朝着精英化方向发展B.王权加强促进教育的变革
C.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D.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
2023-01-18更新 | 1382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提拉克多次到孟买工人中进行宣传,深受欢迎。他说:“必须首先给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们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条”。在他的努力下,1906年国大党把     “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西”     (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要点作为党的纲领。由此可知,他主张(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民族解放B.解决民生问题是民族自决的前提
C.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争取民族自治D.唯有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
2023-01-15更新 | 1792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影戏

1909年的《图画日报》将“做影戏”列为上海新兴营业之一,在营业写真中描绘了影戏场当时的内部状况。


图中所配的打油诗“借间房子做影戏,戏价便宜真无比。二十文钱便得观,越看越是称奇异。人物山川景致新,田庐城郭似身亲。一般更是夸奇妙,水火无情亦像真。”

材料二   1931年的《兴华》杂志上,一位署名陈美媛的女士的来信:“记者先生:我嫁人已经十年,生有子女五人,一切家务和料理小孩子等等工作皆是我自己去做。我惟一变换空气的方法就是每礼拜去看一次电影。可是我的丈夫却大不谓然。他的意思:妇人家应常常在家照顾儿女,即一个礼拜看一次影戏也不可以。请在贵报给我们下一个公允的判决,究竟是他对还是我对?”

——赵莹莹《上海电影院的兴起(18971934)》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加以评述。(要求:信息提取恰当,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