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期间,“五四新人物”一度有过笼统的“打倒孔家店”的主张,然而胡适在其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则“肯定墨子‘非命论’中的自由意志,揭示杨朱‘为我’的合理性因素,称扬‘孟子的政治哲学很带有尊重民权的意味’。”据此可知,胡适(     
A.比较理性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B.希望改造儒学以挽救民族危亡
C.大力主张开展学术思想革命运动D.注重中西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2022-11-25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1941年和1945年国民政府普通公务员考试中及格人员党籍(国民党/非国民党)的统计情况(单位:大)。这一变化趋势(     

职别


时间

党籍

法院书记官

监狱官

统计人员

会计人员

总计

1941年

党员

31

12

4

2

49

非党员

36

6

2

6

50

1945年

党员

30

10

4

35

79

非党员

14

8

12

32

66

A.说明通才知识的考生受到政府重视B.促进了近代民主共和政体的发展
C.客观上利于强化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表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已实现
2022-11-13更新 | 31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塔城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线上)
3 . 在冷战背景下,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及中印、中缅关系谈判中,彰显了追求和平的真诚与可信。在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国的主张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主要是由于(     
A.美苏争霸政策不得人心B.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各国历史命运的相似性D.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渐崛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

材料一   关键词:开天辟地党的诞生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1)党的奋斗历程刻骨铭心,请指出材料一中与关键词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2022-10-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6 . 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雷锋
7 .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东汉B.东晋C.西晋D.三国
2022-10-1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5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安史之乱爆发后,各级官员为了应付交差,强制征税,加重摊派,使得辖境内登记在籍的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地方藩镇各自为政,赋役制度混乱,土地兼并严重。为此,唐政府 (     
A.推行租庸调制B.实行两税法C.实施屯田制度D.颁布均田令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会有恻隐之心。统治者只需要顺从自己内心的恻隐之心,就能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使“民有恒产”,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认为“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材料二 西汉董仲舒的思想以“君权神授”为核心,认为人间的皇帝就是代天意进行赏罚的权威。人民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否则就是反对上天。他还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宣扬“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五常”也是天的意志,天的安排。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段练《浅析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的主要不同》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孟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到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隋朝不仅实行“大索貌阅法”,即依据年龄和体态相貌核查户口,还实施了“输籍之法”,以划分户等并制定纳税标准。这些做法(     
A.阻碍了小农经济有序发展B.加剧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C.旨在控制人口并稳定财政D.反映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2022-10-09更新 | 606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