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2023-11-03更新 | 149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金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2-07-21更新 | 132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金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集市贸易中介绍买卖双方贸易活动的经纪人被冠以“牙人”称号,始见于唐代。宋时牙人的种类增多,他们在边贸互市、城乡交流等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信息传递、媒介沟通、经营代理等重要作用。宋代牙人的发展(     
A.说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得益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
C.大大提高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
D.促使政府放松了社会控制
4 . 唐蕃民族关系简表

时间

皇帝

事例

贞观十五年(641年)

唐太宗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迎娶文成公主,带去蔬菜种子、药物及有关生产技术的书籍等。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唐高宗

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昭陵,唐高宗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

景云元年(710年)

唐中宗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迎娶金城公主,中宗赐锦缯伎乐等物,金城公主促成唐蕃双方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立碑分界。

长庆三年(823年)

唐穆宗

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又称舅甥会盟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上表主要反映了(     
A.唐朝奉行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B.唐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良好局面
C.唐蕃友好关系逐渐形成与发展D.唐朝已在西藏实行有效行政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行省所掌庶政一般采用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D.易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混乱
6 .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也。据此可知(     
A.大唐文化的兼收并蓄B.大唐文化的泽被远西
C.大唐文化的承前启后D.大唐文化的独创辉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税制从“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转变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举措(       
A.抑制了王地兼并B.减轻了人身束缚C.发展了庄园经济D.提高了商人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是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太平天国圣库遗址出土的“战舰图”石刻纹饰砖。图中一艘巨型战舰正在大河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行,右上角有一只正在坠落的蜻蜓。类似这样刻有精美纹饰图案的石刻砖在圣库遗址中较为常见。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追求B.大力发展水军的战略规划
C.追求奢侈生活的社会风气D.实现人间天国的价值取向
9 . 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刷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B.近代中国印刷业严重滞后
C.社会变革的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脱离中国实际
2022-01-05更新 | 295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金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社会始终处在两种政治、经济形态的此消彼长之中:一是国家权力直接统治原子化的个体臣民;一是大量人口沦为世家大族或地主的私属。为解决此类矛盾,秦朝着重
A.依据血缘关系建构国家权力B.推行郡县制度抑制地方势力
C.摒弃等级制度凸显君主集权D.改革中央官制减少决策失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