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贵族充任,监督本盟各旗军政事务。各旗首领履行中央委派的职责。参赞大臣、定边将军、办事大臣等负责北边防务。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       
A.实现了中央对蒙古族地区的直辖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开创了民族地区治理的新模式D.开始建立蒙古族地区与中央的政治联系
2024-05-08更新 | 230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2024-04-30更新 | 308次组卷 | 63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分文明交流
2024-04-29更新 | 144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62次组卷 | 10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日本迫切希望学习隋唐的发展经验B.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C.国际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2024-04-26更新 | 40次组卷 | 6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627次组卷 | 13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0次组卷 | 202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024-04-07更新 | 361次组卷 | 6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B.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C.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2024-04-06更新 | 249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