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学者认为,西欧中世纪后期的大学具有自由、开放、包容的办学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其与外界所谓的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西欧中世纪后期的大学很好地处理了与教会、世俗政权的关系,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成为青年学子向往的一片净土。该学者意在强调西欧中世纪后期的大学(     
A.离间了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B.协调了教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
C.为社会转型准备了一定的条件D.使青年学子的觉悟得到了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69年5月,拉美各国外长、财政部长在智利举行拉丁美洲特别协调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比尼亚德尔马协议书》强调:各国有权自由支配其自然资源主权以及经济合作不能附带政治和军事条件的原则。这些原则旨在
A.强化区域经济合作B.实现各国民族独立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D.彻底摆脱美国影响
2022-06-14更新 | 57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天章(1893-1931),陕西高陵人。早在高小读书时,刘天章就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后又积极参加了拥孙反袁斗争。在北大学习期间,他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领导者之一、1920年,他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勇敢实践者。后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陕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1年参与创办的《共进)杂志,传播马列主义,探讨在陕西地区进行革命的问题,对组织和教育陕西青年学生起了积极的作用,共进社的大部分成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事业的骨干力量。1927年创办《国民日报》,在陕积极宣传革命主张,团结、教育了大批群众。同年7月被捕后坚持斗争,并誓言“生为革命而生,死为革命而死”。出狱后到山西工作,开展工农运动和兵运工作,组织工农武装。1931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英勇就义。

——据梁星亮《陕西革命烈士史料之五:刘天章烈士事迹简介》


(1)根据材料,概括刘天章对民主革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天章等先烈们体现的革命精神。
2022-06-1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经过改革,关税已经完全从国王个人收入中分离出来,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同消费税和土地税成为英国常规税收和主要的财政来源,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税制。税收征管方式也由包税制转为政府直接征收,税收人员主要是采用专业聘任制度,不仅需要通过书面和实地考核,还要经过一段实习期,薪水与分工及工作强度挂钩,在晋升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严格考核。税收结构根据经济发展和国家需要在不断优化、调整,18世纪中期,税收收入中以消费税和关税为主体的间接税比例已经超过了直接税。这一稳健且高效率的现代税收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张荣苏《论英国现代税收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中国税制体系近代化的步伐始自清末,尽管政权不断递嬗与更迭,但近代税制改革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即都致力于以直接税为主的新税种的移植。晚清时期,各新税种的引入主要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北洋时期建立了由直接税和间接税组成的税制体系,不遗余力地增加新税种,致使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南京国民政府组建伊始,就非常关注其赖以维持生存的财税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东南沿海沧陷及海关被侵,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特别是1945年后,国统区的经济几陷崩溃。为筹措军费弥补赤字,国民政府加紧苛捐杂税的征收,民众怨声载道,税源渐趋枯竭,中国近代的新税制改革也走到了尽头。

——摘编自梁凤荣《新税引入与中国税收法律体系之近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税制改革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税制改革与英国税制改革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022-06-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928日,法国总理达拉第一改过去曾表现出来的较为强硬的态度,欣然接受了要他去慕尼黑的邀请。对此,法国公众舆论狂热地表示赞成,并竞相表达喜悦之情。一些知识分子在《黎明报》为慕尼黑会议欢呼“希望复活了”,并呼吁说,必要时可以向希特勒作出进一步的让步。930日达拉第在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回国途中,一度担心巴黎人民会耻笑他出卖了一个忠实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狂热的欢呼声“和平万岁”“达拉第万岁",50万巴黎人民聚集在机场到总理府的大道上夹道欢迎,达拉第被当做英雄般对待。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拯教”了和平。104日,法国议会以535票对75票批准了《慕尼黑协定》。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公众舆论支持《慕尼黑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议会批准《慕尼黑协定》的影响。
2022-06-14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汉代儒学家对宗法制度进行了再解释:天子,诸侯的继统属于君统,卿大夫、士的继统属于宗统;宗法制度只是卿大夫、士的继统法,与天子、诸侯无关。因此有“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的说法。这反映出汉代
A.宗法制度得到严格承袭B.政治伦理逐渐弱化
C.儒家思想确立独尊地位D.君主专制程度加深
2022-06-14更新 | 1673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拿破仑在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后,从1806年到1807年,相继颁布了“柏林敕令”和“米兰敕令”,规定“全欧洲所有的陆地国家,都不允许进口英国的货物,只有法国的船舶能够进入港口”,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这一举措
A.影响了法国工业革命进程B.改变了英法七年战争的形势
C.推动了欧洲大陆走向联合D.促进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
2022-06-14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中期起,各地官员积极“劝农”:鼓励全面发展农业,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及林、牧、渔等副业生产。朝廷对棉花种植的推广可谓不遗余力,遍及内地十八省,同时大力推行家庭纺织加工业。政府的这些举措
A.实现了小农经济模式的转型B.有利于缓和突出的人地矛盾
C.导致了传统经济格局的逆转D.维护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2022-06-14更新 | 77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辽在上京设国子监,普遍设立府州县学,“勒石能铭,登高能赋,师旅能誓”者不在少数;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这表明辽夏金的科举实践
A.阻碍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推动了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
2022-06-14更新 | 126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受欢迎的两类香烟烟标(烟盒)。这些烟标作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服务于国防需要B.民众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浓厚
2022-06-14更新 | 60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