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0 道试题
1 . 刘少奇在1948年12月写的《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提出:新中国的国家经济是无产阶级手中的基本工具,而合作社是劳动人民的集体经济;只有国家经济而没有合作社,国家经济就无所作为;只有合作社而没有国家经济,合作社就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据此可知
A.中共在提前酝酿两种经济形式的整合
B.内战时期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成果斐然
C.国共两党两种政治前途的较量很激烈
D.新中国三大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2022-05-31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2 . 1901年,袁世凯特地花1万两白银从美国进口一辆汽车,送给慈禧太后恭贺其66岁生日,后者成为中国私家车主第一人;慈禧曾惊奇地问:这车得喂不少草料吧?后来慈禧又令司机孙福林跪着开车,结果酿成中国历史上第一起车祸,材料反映出
A.美国汽车质量隐含严重安全隐患
B.清权贵昧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C.袁世凯动用公款谄媚清皇亲国戚
D.西太后创造中国汽车史多个第一
2022-05-3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3 . 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邀访日,邓小平参观神奈川县某汽车工厂时发现,该工厂自动化程度达到了96%,在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工人,参观后邓小平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话:“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据材料可知
A.中国政府已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日本汽车行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一
C.现代化基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有效管理
D.日本囿于国情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022-05-31更新 | 855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4 . 1839年,印度阿萨姆邦茶叶公司成立;1854年英印当局颁行《阿萨姆茶叶开垦法案》,凡是承诺到此种植茶树供外销的欧洲种植园主,均授予该地多达一千两百公顷的土地;1870-1900年间,阿萨姆的茶叶输出量增加了十九倍,连喜马拉雅山麓也开始种植茶树。据此可知
A.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茶叶产区
B.大量黑奴被贩卖到阿萨姆邦从事种茶
C.中国茶叶质量已被阿萨姆邦茶叶赶超
D.西方茶叶消费国逐步牢牢控制茶产量
2022-05-31更新 | 64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5 . 基层民主建设。

材料一1946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这个文件对整个解放区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明确规定了政权建设中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原则。村(乡)、区、县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阶段,一般都以贫农和农会作为临时政权机构,之后才召开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作为村(乡)、区的正式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政府委员会。在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基础上,又召开县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府委员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最突出的进展是实行“海选”,即村主任领导人完全由村民提名和选举产生。“海选”是授权机制的一大突破,即村委会干部的权力由本村村民所授予,从机制上保证干部更好地为村民负责和服务。当村主任由指定候选人和上级派定候选人变为村民直接提名和选举村主任后,实际执掌村庄公共权力的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方式——由少数党员选举,受到冲击。为此,在一些地方,村支书实行“两票制”和“两推一选”制,其共同特点是扩大村党支书的民意基础。中央甚至提倡先选村主任,选不上村主任就不要再参加选村支书了。

——摘编自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解放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2022-05-31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一批以技艺起家,透过文化消费逐利,并渗透到上层社会中的儒匠产生,成为沟通士商交往的桥梁。比较有名的如设计天安门的蒯祥,官至工部左侍郎。这一现象反映出
A.社会阶级结构重大变化B.科举取士制度走向衰落
C.封建统治秩序受到冲击D.经世致用观念逐渐兴起
2022-05-31更新 | 27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共中央曾在某次会议上决定:“针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当前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与消灭敌人,配合友军战略作战,保存与扩大自己,争取对敌战争的领导权。”这一决定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适应了中国形势的变化
C.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D.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2022-05-31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人口流动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宋代流民的规模很可观,少者几千,多者十几万。隆兴二年,诏“开封府及京东西、淮南、江东、河北、河东路,明道二年以前流民去乡里者,限一年令归业者,仍蠲(免除)赋役一年”。……负责登记工作的是在城各厢官吏,“每见流民,逐家尽底唤出本家骨肉,亲自当面审问的实人口,姓名口数。逐家便给历子一道收执,照证准备请领米豆”。……也有流民由于资产的雄厚,转变为坊郭户。一部分寄居在城市的流寓之人取得常期定居权。

——摘编自陆爱勇《宋代城市人口管理探析》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流动成为时代的必然产物。国务院于198410月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至此,农民涌向城镇的闸门逐渐开启。随着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镇,城市的铁路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压力。1989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也由“控制盲目流动”调整为“鼓励、引导和实行宏观调控下的有序流动”。

——摘编自尹德挺《改革开放30年我国流动人口政策变迁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针对城市流民采取的管理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政策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41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代的青铜礼器上多刻有表现尊神事鬼的饕餮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一些刻有生活、战争场面的纹路。这一变化说明
A.从神性向人性回归的思想转变
B.青铜器功能由祭祀向日用转变
C.中华文明的多元文化特色
D.受无神论思想的深刻影响
2022-05-31更新 | 858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10 . 中西历史的“似与不似”
罗马与汉

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同时并立于东西方,两国都有强大中央政权,也都依靠金戈铁马开疆拓土,建立起世界性的文明圈。中华文明维系数千年不中断,而罗马文明也在文艺复兴后浴火重生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易中天《两汉两罗马》

哥伦布与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明代中国和印度洋地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朝贡外交和海上贸易网络……郑和已经在哥伦布之前推动了中国和整个印度洋世界之间的联系,对于人类早期的全球化,郑和作出了与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相同并且更早的贡献。

——【加】陈忠平《走向多元文化的全球史》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同时生活于1617世纪,并同时在中西方戏剧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们的剧作都哀婉动人,描写真实而丰富的人性,并都对各自所处的社会现实展开批判,两颗戏剧之星同时闪耀于东西方,实在是近代艺术史上引人入胜的情景。

——张玲,付瑛瑛《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通过以上材料,有人看到了中外历史的相似,也有人读出了中西方的差异。请围绕以上材料自拟主题展开论述,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31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