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以来,咖啡成为巴西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有的咖啡种植者甚至“能在广阔富饶的庄园内收获帝国农作物的1.5%”。在国内咖啡利益集团及英国资本的投资下,巴西兴起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和港口建造高潮,到19世纪50年代,大量工业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殖民公司建立。这说明(       
A.外国资本主导了工业化方向B.巴西近代化隐藏巨大的风险
C.巴西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D.殖民扩张阻碍了巴西的发展
2022-05-27更新 | 1681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在长安城附近黄帝陵墓处设陵城,均设邑建县。起初,陵邑满足帝王建筑庞大陵园、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景帝时迁徙豪强大族、政治权贵充实京畿,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军事防御C.提供人才储备D.维护封建礼制
2022-05-27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54年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编校制度、稿酬制度,统一了部分出版物的版本、定价及书刊进出口等。国家还规定一般书籍排印正文所使用的字体,应不小于老五号字;供工农群众阅读的通俗读物和儿童读物,其正文应尽可能用小四号字或大于小四号字的字体排印。这些举措
A.适应了国家战略的需要B.彰显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C.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D.提高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4 . 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
代表人物思想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曾国藩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黄兴今者共和成立,欲苏民困,厚国力,舍实业末由

——《铁道杂志序》

毛泽东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整理自贾正东《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以湖湘人才群体为视野》


在对上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任选两个人物,提炼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印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6世纪的法国居民几乎都被忠君思想联结在一起,但18世纪对王朝国家的批判在一些思想家那里达到了最高潮。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文艺复兴的影响D.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2022-05-27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罗马教廷质询卜弥格(1612-1659)“何以不多带中国侍从俱来”这一疑问时,卜弥格解答原因有:“中国人之自尊心,使之自负其政治、其学识、其财富皆优于他国。”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西学东渐成为潮流B.天主教会权威受到质疑
C.中外矛盾空前尖锐D.中国综合国力领先世界
2022-05-27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二)历史试题
7 . 外交制裁是国际政治的一种博弈手段,与实施国本身的政治地位、外交政策等密切相关。以下根据制裁次数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
美国独立至今实施的外交制裁
历史时期①1914年之前的138年间②1914-1945的31年间
(与二战有关的制裁除外)
③1945-1990的45年间④1990-2015的25年间
制裁次数6次4次13次12次

A.①时期受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影响B.②时期美国无意影响国际事务
C.③时期主要针对日本和西欧国家D.④时期说明世界政治并不稳定
2022-05-27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四)历史试题
8 . 1911年11月底独立各省代表汇集汉口,拟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决定依照美国政体模式实施总统制。但各省代表在具体总统人选上意见尚有分歧,直至孙中山从海外归国后,才打破了临时政府组建中的僵持局面。革命党人最初选择总统制是
A.为限制袁世凯而因人设法B.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努力
C.南北力量妥协的权宜之计D.权限不明的畸形政治体制
2022-05-27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10 . [中国近现代移民]

材料一   隋唐以前中国人向外国移民也是有的,但是规模很小,是偶然的,没有在海外形成华人社群。宋元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逐渐增多,汇成巨流,首先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在当时的柬埔寨,“番杀害唐人,即以番法偿死,如唐人杀番致死,即罚重金,如无金,即卖身取金赎。”明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清中期以前的千百年间,中国移民几乎仅限于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朝鲜,俄国、中亚、印度和东非也有极少的华人,此外的广大世界并没有华人的踪影。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材料二 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颁诏将海外华人召回或是行文至东南亚各朝贡国,要求押解华侨归国。乾隆五年,在荷属东印度的巴达维亚城,荷兰殖民者杀害华侨近万。而乾隆皇帝却说:“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方风气的影响,朝廷对护侨的态度也积极起来。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放宽华工出洋的限制,但同时要求地方大吏应与外国使节“会订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从这一年开始,清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海外华人也是大清子民,需要庇护,清政府第一次从国际的法理的立场来关注华侨并对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经历了数次大规模内外战争,为了筹措经费可谓是绞尽脑汁。而在此时,华侨为了得到大清朝的承认和护佑,个个慷慨解囊,清政府发现海外华侨的捐款和汇款简直就是一座大金矿。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至明中期中国海外移民大增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对海外侨民政策的变化,分析晚清政府侨民政策变化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