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7年11月,《抗战戏剧》创刊,其共刊登了49篇通讯文章,报道更多的是展现演剧队去周村、长川、陕县的下乡演出。通讯篇的文章作者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向,如出现由工人自主创作的特稿等。这些从侧面反映了
A.敌后抗战路线的推行B.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
C.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戏剧宣传方式发生改变
2022-04-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年,留学日本研究哲学归国的大学教授吕澂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一起以通信的方式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美术革命”论。吕澂大声疾呼美术革命:“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亟加革命也。革命之道何由始?曰:阐明美术之范围与实质,使恒人晓然美术所以为美术者何在,其一事也。阐明有唐以来绘画雕塑建筑之源流理法(自唐世佛教大盛而后,我国雕塑与建筑之改革,也颇可观,惜无人研究之耳)。使恒人知我国固有之美术如何,此又一事也。阐明欧美美术之变迁,与夫现在各新派之真相,使恒人知美术界大势之所趋向,此又一事也。即以美术真谛之学说,印证东西新旧各种美术,得其真正之是非,而使有志美术者,各能求其归宿而发明光大之,此又一事也。使此数事尽明,则社会知美术正途所在,视听一新,嗜好渐变,而后陋俗之徒不足辟,美育之效不难期矣。”

——摘编自汪洋《艺术与时代的选择-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


(1)根据材料,概括吕澂“美术革命”提出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说明吕澂“美术革命”理念的特点。
2022-04-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观点认为,历史上以三长制“治民”的措施,实质上是重新调节君权与族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的长远之计。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厘清宗族脉络B.促进民族交融C.保障财税征收D.加强中央集权
4 . 如图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一幅宣传广告,其传递出的理念是
A.体育强,则国家强B.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2022-04-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自1949年开始,美国及其西欧盟国对“苏联集团”的出口实施严格管制。1969年,美国调整并出台《出口管理法》,去除了1962年相关法案增加的“经济威胁”的内容,而代之以单纯的“军事威胁”条款。这一转变表明
A.美苏加紧了对世界市场的争夺B.“滞胀”困境促成冷战趋向缓和
C.美苏政治经济合作局面已形成D.美国侧重于从经济上压制苏联
2022-04-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在历史上,文化和建筑曾被用来服务于政治和民族野心。如图所示是修建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的英国新议会大厦。当时,它的兴修表达出的意义是英国
A.世界殖民霸主的建立B.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
C.民族认同感逐步增强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2022-04-08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际法则是以行为体的内在联系为基本预设的,将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民族视为一个有亲缘关系的大家庭,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讲求重义轻利、往来礼仪、互助互谅等。国家间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利益平衡的结果,国际法也不仅仅靠制裁违法者保障其有效性,而是调和关系、促进合作追求共同体的和谐,并通过“礼”的教化作用使各国内在地遵守国际法律,这伟国际法直正地成为国际社会“公平和美良的艺术”也为国际政治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检验标准,而不是表现为机械的利益平衡规则或“强行法”等社会价值底线。

——摘编自汤岩《古代中国主导的国际法:理念与制度》

材料二   为了适应新情况罗马的外事裁判官制定了万民法。在《法学辞典》(增订版)中万民法被定义为市民法的对称,指世界人民共同适用的法律。在部分法学著作中,万民法也指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国际公法。虽然这一时期的万民法仍然脱离不了时代、地域以及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它已经具备现代国际法的基本雏形,作为国际法的起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李露雅《国际法源流——国际法从西方到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主导的国际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万民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实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古代东西方国际法实践的认识。
2022-04-0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中,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四强国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国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日本是败于美国、英国和俄国,不是败于中国。国外一些学者之所以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他们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甚了解、囿于某种政治偏见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的美国,通过租借物资的形式先后向盟国提供了近500亿美元的战略物资援助,其中95%以上投在欧洲战场,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得到的仅为1.8%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盟国曾有过把中国作为未来反攻日本的前进基地的想法,但随着后来中国正面战场显示出来的抵抗力的衰弱,盟国最终放弃了把中国作为反攻日本本土前进基地的想法,“他们出于无奈才支持重庆,其目的也纯粹是不让中国退出战争”。

——摘编自黄爱军《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的原因》


(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的原因。
2022-04-08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农村地区就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造纸等行业。其中冶铁和采煤业,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乡村织布业创造的“新毛呢”,以其质轻价廉的优势,一举击败行会控制下的城市呢布业,以致城市的工匠和资金纷纷涌向乡村,史称“二次城市兴起”。它绝非一个时期或一个行业的偶然起落,而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乡村工业一改旧格局,成为日后工业革命新的生长点。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丝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中国生丝的需求。《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对外贸易,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市场体系的扩大。从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蚕丝业和织布业来看,几个乡村工业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也都得益于于此。从19世纪、20世纪之交开始,在一些原始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传统的乡村工业开始吸收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在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方面,发生许多实质性的变化。不仅传统家庭经营组织的内涵发生改变,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包买商制度蓬勃兴起,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开始出现。

——摘编自于秋华(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前期英国乡村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乡村工业得以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两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2-04-08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崇(651~721年),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一生三次入相。696年契丹入侵河北,形势危急。武则天让朝臣上书,提应对策略。武则天在阅读群臣上书中发现姚崇对问题剖析周密,论理精到,破格提升姚崇为兵邮侍郎。后任武朝后期宰相,受到信任。武则天后期两个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权势膨胀,遭姚崇抵制。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崔玄昧、敬晖、袁怒已,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拥戴唐中宗复辟。姚崇是这场政变的重要幕后人,固定策有助被封为梁县侯。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叛乱后,搞军事检阅,密诏姚崇,提出拜姚崇为相,姚崇向唐玄宗提出针对武则天以来的弊政及历史教训的十条建议,希望皇帝执行。唐玄宗全盘接受了。在任相的三年多时间内,他选贤任能、奖励清廉、厉行节俭、精简机构、惩治贪污、爱护百姓。史载唐玄宗时期“军国之务,咸访于崇”“玄宗悉从之,而天下大理”。

——据赵映林《姚崇:三起三落的宰相》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姚崇三次人相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姚崇的三次入相。
2022-04-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