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谈,签署《开罗宣言》
③德国俾斯麦通过武力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④随着冷战的发生发展,为军事上对抗苏联,美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2 . 读《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重要历史事件表》,有关社会主义运动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序号时间重要历史事件
11516年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
219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提出空想社会主义
3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如东南欧等国)。
6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20世纪80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82022年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曲折发展   ②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
③社会主义在多国获得圆满成功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新政是晚清王朝从19011911年所进行的十年改革。其内容如下   

主要内容主要措施
教育1901年,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继续派遣留学生。1904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6年,废除科举制。
军事1903年,设练兵处。全国编练新军36镇,凡45万人。
经济提倡和奖励实业。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成立农工商部。
政治裁汰冗官冗衙。1906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1年,组建内阁(皇族内阁)。

材料二   “接受新知识的青年,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先锋”。“当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新军成为推翻清王朝的主要力量”。

——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末新政的影响。
4 . 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大学逐渐隶属于行政当局,政府也将大学的管理视作国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结果是,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上述变化表明,欧洲(     
A.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B.大学的世俗化趋向明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D.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
2023-05-01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5 . 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入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拒绝。材料意在说明(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B.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的意义
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D.欧盟的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
6 . 普罗旺斯抒情诗是法国中古文学的代表。这首诗中,以情爱为中心的内在感性诉求逐渐压倒了以圣爱为旨归的超验价值规约;作者也将对于神性的献身转换为对于人性的献身,将彼岸的超验的幸福许诺置换为此岸的经验的爱欲欢愉。该材料可用来佐证(     
A.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B.文艺复兴的历史传承
C.浪漫主义的历史渊源D.宗教改革的现实意义
2023-05-01更新 | 20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佑(736——812),出身于仕宦世家,他十八岁开始从政。在淮南经历了十三年,杜佑到淮南时,遭逢早灾,饥荒严重,他一面下令富户出售粮食,救济灾民:一面革除苛捐杂税,安定社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休整旧有的雷陂,还开凿了胡渠,……稻子产量很高,于是淮南兵精银足。杜佑生平好学,手不释卷,公事之合,……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通典》。《通典》凡二百卷,分有九门。以……职官、礼、乐、民、刑、州郡、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专叙历代典章制度。《通典》整合历史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为史书编撰提供了新的素材。《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竟委穷源,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不但可以补正文的不足,而且指出材料的出处,便于稽考;“酌古之要,通今之宜,既弊而思变”;反对墨守成规……这就可见社佑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定征度上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桎梏。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总结杜佑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阐述《通典》的重要价值
2023-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8 . 17世纪,英国与荷兰激烈争夺香料贸易的独占权。1621年,荷兰采取“废掉香料森林”的做法,下令将摩鹿加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上的香料树全部砍掉,以达到在其他岛屿控制生产和贸易的目的。荷兰殖民者的做法(     
A.改变了殖民地生态结构B.导致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C.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D.摧毁了殖民地香料贸易
2023-07-01更新 | 563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元时期是久别重逢型故事发展的重要阶段。这类故事多呈现普通人、下层官吏的人生陡转与命运剧变,重逢角色包括情侣、夫妻、父子等,情节带有传奇色彩,重逢方式幸运而奇特---有动物引出相认、有神灵护佑等。这类故事(     
A.推动家庭关系出现新变化B.受三教合一思想潮流影响
C.折射出乱世下的社会心理D.彰显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
10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翟添庆文强调了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北魏后期,门下已经有了封取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翟添庆文(日本)《国家与政治》

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它能够适应历经民族大融合浪潮冲刷的北方复杂的社会状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

——李化《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

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变“炎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

——王磊《变夷从夏:十六国时期汉赵、前燕的政权建设与华夏认同研究》

(唐玄宗):“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五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买国家彩帛,被此丰足.皆有便利。”

——《全唐文》

唐朝的儒学典籍如《毛诗》《礼记》等一再被吐蕃“求取”。

——姚爱琴《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屏风销画《仕女图》,该仕女头枝回鹘高馨,身着唐代妇女典型时装的袒胸襟和白底蓝色锦半臂、红长裙、林阴、丝织如意想头段。

——程地《唐基壁画中周边民族的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研究此主题的意义。
(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提供的角度为该主题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提纲应角度全面、层次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