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改革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其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024-06-25更新 | 155次组卷 | 130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 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A.母系氏族社会B.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C.奴隶制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2024-06-17更新 | 128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明史》记载:“(郑和下两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增加中国的海外贸易B.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C.炫耀明朝国威D.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2024-06-10更新 | 525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年至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美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得以发展B.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
C.西方殖民扩张开启了中欧交往D.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
2024-06-10更新 | 278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育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美国的民意测验中,1965年希望减少移民的美国民众只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超过60%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移民与美国公众在文化和生活上的矛盾增多
D.受到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影响
2024-06-09更新 | 132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社会进步推动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也推动着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发展到鸦片战争以前,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封建社会结构下的教育,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起支配作用的是科举取士制度。这种传统教育,在创造和传承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起过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0年冬,主持外交的恭亲王奕䜣奏请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请练外国语言文字的翻译人才,他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赀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1862年8月14日,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启动关防;英文馆开学,延请包尔腾充任教习,教授英语等课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兴起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对中国教育有什么历史认识。
2024-06-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知识界兴起了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学者王礼锡在《中国社会史论战序幕》中指出:“需要找出中国社会的前途。具体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本主义革命?亦或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还是封建主义?”。这说明当时的知识界(     
A.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B.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
C.认同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D.对社会性质认识趋于一致
2024-06-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9 . 史载:“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一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中国主权不完整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③官僚资本主义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大、发展过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6-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10 .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B.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
2024-06-0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