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选必1封面图片考。

选必1封面

上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宋代科举图》,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1)若此图确为《宋代科举图》,从皇帝端坐于上、考生书写于下的场景可以判断,该科举考试的环节为(     )(单选)
A.乡试B.会试C.殿试D.武举

(2)有人对该图是宋代科举场景的说法提出质疑。请判断下列理由分别针对的是图像中的哪些细节提出的质疑?(配伍)
图像细节质疑理由
(1)考生站着考试,随意离座,相互交谈,更有相互作揖者。A.宋代科举,考生按榜就坐,不得移易,不准交谈。
B.考生进场前严格搜身,门禁森严。凭号入场,失号不得入。
C.宋代科举考毕,弥封、誊录。交卷时考场官员已做好收卷准备,严防考卷顺序错乱。
D.考生应穿白色麻衣入考,衣着亮丽则有挟带之嫌。
(2)大门敞开,门口士人交谈甚欢。
(3)场内考生着中下级官服。
(4)考生完成试卷直接提交,很随意。

(3)有人说,以上质疑理由要证伪“该图作者想要反映宋代科举场景”,证据尚不充分。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有学者发现该画原稿右上角有“召试县令”四字。通过考证,该图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帝鉴图说》中的一页。该书是张居正通过若干帝王故事教育万历帝为君之道的启蒙教材,图文并茂,每图附张居正解说。以下为“召试县令”的解说:

(唐)玄宗以县令系亲民之官,县令不好,则一方之人皆受其害,故常加意此官。是时有吏部新选的县令二百余人,玄宗都召至殿前,亲自出题考试,……那县令所对的策惟有韦济词理都好,取居第一、拔为京畿醴泉县令……又四十五人,考居下等,放回原籍学问,以其不堪作令,恐为民害也。又敕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及外面的刺史,各举他所知的好县令一人……所以那时县令多是称职,而百姓皆受其惠,以成开元之治。今之知县,即是古之县令,欲天下治安,不可不慎重此官也。

(4)(唐)玄宗这一称谓属于(     )(单选)
A.尊号B.谥号C.庙号D.年号

(5)根据以上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通过解说可确认该图反映的非宋代科举而是唐代科举
B.通过文字解说可说明唐代的官员选拔仍存在推举方式
C.该故事以记述帝王负面言行起到“恶可为戒”的目的
D.张居正据此告诫万历帝地方治理与官员考核的重要性

(6)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选必1选用《召试县令》图作为封面的合理性。
2023-12-1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永远年轻的三毛

“三毛”是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著名儿童形象。张乐平自 1935年至 1992年,创作了三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象。某校历史学社计划以“永远年轻的三毛”为题举行画展。

第一步:选取典型作品;


(1)根据作品创作时代,在下方时间轴上选取对应的时代背景。

A.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 B.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国统区面临着统治危机 D.一年前中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完全胜利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



(2)图3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统区:(       
A.恶性通货膨胀 B.坚持独裁统治
C.镇压学生运动 D.掠夺民族资本
(3)与图4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是:(       
A.求同存异 B.科教兴国
C.联产承包 D.一国两制
(4)画面呈现:“虎”吞中国版图隐性信息:寓意日本在当时先后制造了(     
A.济南惨案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
(5)画面呈现:警察抓走打虎孩子的隐性信息: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政策(     
A.国共合作 B.攘外必先安内
C.焦土抗战 D.沿海工业内迁

第三步:管窥作者心态;

漫画作品中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也隐含着作者对于时代局势的看法和心态。


(6)请以图2为案例,推测作者的心态或对局势的看法。

第四步:研究史料价值;

为更好了解“三毛”,历史学社对“三毛之父”张乐平进行了研究,并发掘了部分史料:


(7)有人认为:《三毛从军记》是抗战胜利后的作品,非原始史料;漫画属绘画作品,含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难以客观表现史实,故史料价值不高。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图2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2-12-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