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在江西临川南宋墓中出土的陶俑,俑座底部有“张仙人”字,其手持宽而平的环状圆盘,上面表示刻度的条纹清晰可见,中间还有指针。关于该俑解读有误的是:(       

▲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A.该俑应是代表宋代风水先生的造型B.是研究罗盘形状及作用的实物资料
C.实证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与《梦溪笔谈》相关记载形成互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巴人是南方的一个重要族群,在春秋战国时被中原鄙弃为“西南蛮夷”,“西戎之国”。秦国统一全国后,非常重视对巴的管控。根据所学判断推测,秦朝为加强管控采取的措施是(       
A.移入居民,徙六国豪强充实边疆B.设置州县,地方长官由政府任免
C.修筑长城,防止少数民族的入侵D.怀柔政策,借儒学实现文化融合
3 . 近代以来办报在中国逐渐流行,李鸿章提出“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梁启超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由此可知,他们都主张(     
A.发挥报刊的宣传作用B.传播思想以开启民智
C.向国民宣传西方学说D.办报救国以维护统治
2023-12-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历史试题
4 . 商周时期,殷人认为“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周人强调“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西周统治者提出天命转换的概念,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治理思维,并通过祭祀活动,逐步将“祭”转化为“礼”。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天命观由兴起走向衰落B.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C.治国思维凸显人文理念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这可能导致(       
A.隋炀帝的历史功绩被史学家全面抹杀B.隋朝在隋炀帝短暂的十余年统治后覆亡
C.隋炀帝被刻画成为君之道的反面教材D.此后历代统治阶级的价值观被彻底颠覆
2023-12-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从下面一幅地图中能提取的有效信息是该时期(       
A.长途贸易发展迅猛B.海外贸易异常繁荣
C.南北经济差距扩大D.水、陆交通都发达
2023-12-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宋史记载“初,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样招募”。对宋太祖以“兵样”为标准从驻州之镇兵中选拔中央禁军的做法,理解准确的是(       
A.征兵体检史上的重大进步B.大大削弱了地方军事力量
C.根除了唐末以来割据隐患D.利于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
2023-12-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学者研究指出:“唐人修《晋书》,南北(朝)《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不善隶书,或曰善隶书,或曰善草书,或曰善正书、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尤在《兰亭序》等帖……”。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王羲之因唐太宗推崇其隶书而称“书圣”
B.王羲之最初因《兰亭序》成就书坛地位
C.魏晋以来隶书始终居于正宗的地位
D.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基本完备
2023-12-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这则史料可用于研究(       
A.吴越矛盾迅速激化B.齐桓公率先称霸
C.韩赵魏商业的发达D.都江堰利在千秋
2023-12-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三个命题密切关联。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中国境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三者之间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却“三位一体”,正是这三者之间的结合才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和统一国家的政治实体。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多元一体格局阶段划分的依据和阶段性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

——高翠莲:《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阶段划分》

材料二   根据考古的发现,可以说明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在远古时代就逐步形成了许多许许多多的民族集团或文化区域,这些民族集团又经过了长期的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只有到了清朝中叶,汉、满、蒙、回(主要指新疆各少数民族)、藏等各大民族集团统一在清朝的统治之下,才真正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为统一祖国、奠定祖国的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简述古代(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阶段性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举措并概述其影响。
2023-12-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