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派人到君士坦丁堡搜求古籍。把大量希腊罗马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著作后来传入中世纪欧洲,使欧洲人重新读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接受了阿拉伯人的自由思想。据此可知,阿拉伯人的翻译活动(     
A.利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展B.推动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
C.深受希腊文化中心东移的影响D.得益于拜占庭帝国被军事征服
2 . 1894年,在丰岛附近,日舰“浪速号”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击沉满载清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并向落水清兵射击。事后,日本公布一份以“浪速号”军官和被救英国船长等人的证词为依据的调查报告,说服英国其行为符合国际法准则。这反映出(     
A.日本歪曲甲午战争爆发的真相B.英国调整远东政策方向
C.国际法有利于解决中日的争端D.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3 . 1396年,英国奥克斯希尔村村民们相互达成协议,对于村内非法侵占和协议纠纷等内部冲突,绝不寻求外部力量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村庄与外部联系由法庭进行控制管理。由此可知(     
A.王权对乡村社会没有影响B.领主通过法庭独断司法事务
C.村庄具有一定的自治功能D.英国村法成为英美法系源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2013年起,三星堆两次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青铜人像、金面具、金杖等又彰显出古蜀文明的异彩纷呈。这反映了(     
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形成D.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5 . 据《尚书》记载,夏朝每逢农历正月,遒人手持木舌铜铃往各地宣示夏后(王)政令,搜集民意,规谏政事,官师如明知不正而不谏,就要追究责任,甚至受到刑法处罚。这表明当时(     
A.夏王对地方直接统治B.夏朝刑法十分严苛
C.国家初始形态已具备D.早期国家特征初显
6 .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帝国”使共和国完结了,但革命并没有结束:机构体制还存在,新法律符合新社会的各项要求和成果。这时期建立的某些机构体制是现代法国的真正基础。据此可知,法兰西“帝国”(     
A.建立了封建性军事独裁统治B.推翻了欧洲旧的封建制度
C.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D.缔造了现代法国政治框架
2023-11-2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7年晚清主要报刊对“秋瑾之死”案的报道(部分)

报刊名称创始人报道内容
《申报》安纳斯特·美查等若革命未见实行,罪名未凶(见)宣布,而遽以“秋风秋雨”七字定谳,则是官吏蔑视法律,鱼肉我同胞也。故今日之争,不必问秋女士之革命,真与不真;但当问官吏之杀我同胞,当与不当。女士当杀,杀之宜矣;乃杀之而于法律未当,是不啻杀我无罪之同胞矣。
《时报》狄楚青(康有为弟子)绍兴残杀之惨剧,起于贵守,成于张抚。……欺罔天威,草菅民命,肆无忌惮,虚无荒谬,闻者发指。而上自朝廷,下逮全浙之父老绅民,莫肯有一言发其疑问者。呜呼,立宪国之人命乃更贱于专制国耶?”
《神州日报》于佑任等革命党呜呼!预备立宪之声,宣传一载余矣,其自欺欺人,固尽人知之,然草菅人命,正所以自揭其真相。贵福(处死秋瑾的浙官)虽愚,谅不至于一己之私见,速满洲之灭亡。

——据《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集》等编制


(1)据表,指出三种报刊对“秋瑾之死”案报道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主要因素。
(2)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报刊舆论力量的社会影响。
2023-11-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502年的坎迪诺世界地图准确、详细地描绘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非洲海岸,但是日本列岛、印尼群岛、菲律宾群岛均未出现,而1569年的墨卡托世界地图上东亚地区的轮廓线已经基本清晰,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都跃然其上。这一变化说明(     
A.人口迁移呈现世界性B.殖民活动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
C.世界格局已发生改变D.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2023-11-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两汉时期士人“饭疏食”的记载。这说明两汉时期(     
时期人物及身份行为出处
西汉王吉(五经博士、谏大夫)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汉书》
东汉朱穆(刺史)禄任数十年,蔬(同“疏”)贪布衣,家无余……所辟用皆清德长者,多至公卿、州部。《后汉书》
A.刺史监察初见成效B.“清议”之风盛行
C.征辟制以德才取士D.士人践行儒家思想
2023-11-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1年,留日学生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认为,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中国民气”,其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行为“振刷”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反帝精神B.促使大批的学生留学日本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导致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2023-11-21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