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斯大林曾说:“1776年的合众国不是联邦,而是直到那时还保持着独立的各殖民地或各州的邦联”。到1787年,联邦政府颁布宪法,地方从属中央,在国家的重大问题上,中央拥有最高权力。由此可知,1787年宪法(  )
A.缓和了邦联政府和各州矛盾
B.废除了地方各州的自治权力
C.促进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
D.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联邦原则
2023-09-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以中国近代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积淀的。中国近代对此进行探索的历史逻辑,是从洋务运动经过维新派再到革命派,表现了探寻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的起步与转折,即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及其文明的同时,把目光开始转向社会主义,试图以此使得中国后来居上。五四运动以后,经过长期摸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用自己的脚踩成的路。

摘编自陈卫平《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构想。毛泽东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点。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民主化和建设“现代文化”。这些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郭艳梅《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探索现代化的“起步与转折”的内涵,并分析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五四运动后发生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构想”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及其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亚历山大在给他老师亚里士多德的信中写道:“我的可敬的老师,我已经作了神,我的忠实的东方臣民向我膜拜,给我上供。”亚历山大不仅要求东方人民视他为神来供奉,而且要求西方人民视他为神来崇拜。其目的在于(     
A.推广希腊神话B.增强内部的凝聚力
C.获取民众支持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2023-07-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礼貌文化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鲜亮的内核。英国礼貌文化的主要推动者沙夫茨伯里将礼貌当做人类的最高德性,认为“文雅或有教养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讲礼貌,而是涵盖了成熟高尚的文化的所有长处:对于事物的敏锐理解力和思维能力、繁荣的艺术和文学、自信心、对真理的尊重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此外最重要的是对于人性善良一面的赞赏。”这表明(     
A.资产阶级对社会提出新诉求B.英国是礼貌文化的发源地
C.启蒙运动推动道德观的更新D.礼貌文化被社会广泛接纳
2023-07-28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论政府原理》(1159年)一书中这样写道:“诛杀一个暴君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正确和正义的……对于践踏法律的人,法律应当拿起武器反对他……在践踏甚至应该统治皇帝的法律的犯罪中……谁试图使他不受到惩罚,谁就是对自己和整个人类共同体的犯罪。”由此可知,作者主张(     
A.王权有限B.推行政教合一制度
C.主权在民D.建立近代法律体系
6 . 中国大黄(rhubarb,一种药材)被罗马人称为rha ponticum,意为“黑海之rha”。“rha”即伏尔加河的名称,而非货物名称,罗马人以此称大黄。这说明(     
A.罗马对中国的认知准确B.中国与罗马之间存在经贸交流
C.伏尔加河为大黄的产地D.大黄成为输入罗马的重要商品
2023-07-28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解说词讲道:“与中国郑和的混合舰队相比,葡萄牙人的两三条帆船微不足道,但是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欧洲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向着浩瀚的大西洋进发了。”这可以用于说明葡萄牙(     
A.成功开辟新航路的条件B.航海技术的发达
C.开辟新航路的多重动因D.海外活动的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2023-07-17更新 | 4205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世纪,利玛窦等人来华伊始便穿起儒生的服装,学习汉语,阅读儒家经典,这在帮助他们进入宫廷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徐光启、李之藻等讲究经世致用的士大夫成为皈依者。这种做法(       
A.适应了明代经济发展需求B.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变革
C.迎合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D.促进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2023-07-16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时期,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的教科书都加入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各种算术课本的目录上,大都以战争术语作为标题,如“做兵”“做子弹”“排枪炮”“打靶”等,以所学知识为副标题。各种战时国语教科书内容几乎都涉及时事讨论,救国演讲等,有救国运动的文电和诗歌,救国运动的戏剧和故事,民族英雄传记,少年爱国故事,民族英雄抗战史实;等等。学生作文包括翻译重要救国文电为通俗大众文,拟为救国运动告民众书,拟致各国儿童宣布中华民国解放运动的信件,拟募捐启示,拟救国演讲词,订救国运动标语,记救国运动的事实;等等。写字包括写标语、宣传、图表、布告、壁报、民众课本等。

——摘编自袁文静《抗战时期国统区特殊教科书简析》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一点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