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如表是1914年,列强对拉丁美洲累计的投资额统计,据此可知(       

国家

投资额

份额

英国

37亿美元

43.5%

美国

17亿美元

20%

法国

12亿美元

14.1%

德国

9亿美元

10.6%

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

10亿美元

11.8%

A.拉丁美洲与列强的矛盾缓和B.欧洲列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拉丁美洲经济深受西方影响D.美国推行门罗主义取得效果
2 .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起源于婆罗门教,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D.印度教维护了种姓制度
2024-02-12更新 | 599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西立法过程对照表(部分)

时间
公元前927
公元前380
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126~前104
公元前1世纪
公元528
公元529
公元533
公元582
公元637
公元654
中国
周移王时,吕侯制《吕刑》
魏国:李悝著《法经》
《春秋决狱》成书
汉经义释律,科今制度形成
唐《贞观律》领行
唐《永徽律疏》公布
外国
希腊:来库古立法
罗马:万民法产生
罗马:帝国建立,皇帝(奥古斯都)枚令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拜占廷:查士丁尼命法学家特立波尼安编纂法典
东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编成
东罗马:查士丁尼公布第二次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
东罗马:《查士丁尼新律》完成

——摘编自王宏治《从中西立法过程比较<唐律>与<民法大全>》

材料二   任何社会法律的生成都不是其社会现象中的孤立存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国国有的悠远古老的中华法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惯、民族精神以及民众的法律观念紧紧相连。同样,外国法律制度也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

——摘编自邓琦《中外古代法律比较研究》


运用材料一中的中外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2024-01-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古今中外都重视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的统治基础是内外贵族的联合,重要的辅助大臣都由宗亲贵族担任。官员世袭作为古老的选官方式,并未随社会进步销声匮适,汉代“任子”、唐宋“恩荫”、清代“荫典”均为其遗存。汉代以察举、征辟选官,荐举选拔标准有三,“一日德不当其位,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隋唐五代的科举选官,受选地域由城市趋向广大乡村,受选者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受选对象数量日渐增多,同时,限制条件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如唐代的任用标准增加了身、言、书、判等条件。隋唐以后,科学考试选官逐渐成为主流的官员选拔方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853年底,查理·屈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查发表“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操优录用文官。帕麦顿继任首相,为平息公众舆论于1855年以枢密院令的形式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187064日,颁布了第二个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莱昂波·莱普为主席的委员会于1876212日以枢密院令的形式作出规定,通过竞争性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这以后,考试制度的一些细节也不断改革、补充和完善。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文官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精神的继承并分析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外选官制度变化的认识。
2024-01-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作品作者/会议内容摘要
1940.7《团结到底》毛泽东(我们)既不赞成别的党派的一党专政也不主张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而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这即是统一战线政权。
1940.12《论抗日民主政权》刘少奇“在中国,民主共和国的具体的建设道路,可能是由地方到中央到全国,可能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过程。”“这种政权,今天虽还只在敌后一部分地区建立,但它有着全国的普遍意义。”
1941.4《党与抗日民主政权》邓小平“既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就必然产生政权中的优势问题。我党必须要掌握这种优势,所以产生了我党对政权的领导问题。”“不仅是今天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而且是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
1943.1《晋黎冀边区选举条例》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凡在边区境内年满18岁之中华民国人民,不分性别、职业、民族、阶级、党派、信仰、文化程度、居住年限,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946.12《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中国的事情,一定要经过各党派协商,这也就是实行了毛泽东同志的“三三制”思想。

——摘编自王永祥《毛泽东“三三制”思想研究》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区乡自治是省自治的巩固基础,省自治又是全国民治的巩固基础。陕甘宁边区的民主,建筑在乡政权民主的基础上,即建筑在广大人民的真正自由上,所以特别有力”。1937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规定“本条例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证实现彻底的民主”。无论是哪一种乡村政权形式,都是由根据地的乡村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代表了农村除汉奸以外所有阶层的广泛利益。谢觉战指出,“越下层越要民主,下面基础打得广大而且结实,民主政治的力量才能出人测度地发展起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民众几乎没有不参加某种组织的,很多人同时是几个组织的成员。正是通过这种发达的组织生活,根据地的农民很快就从民主政治的被动接受者成长为主动的参与者。

——摘编自丁云《抗日根据地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据材料一,概括“三三制”具体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三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2024-01-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鲜卑族进入中原以前,其社会形态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可以说是“魏初风俗至陋”。进入中原以后,由于鲜卑贵族内部奴隶主保守势力的存在,这种封建化转化是十分缓慢的。……他不可能同落后的经济制度平等相处,这两种经济所代表的阶级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以一个落后的民族来统治比他先进的民族,其间反差,势必导致民族间的隔阂。因而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与处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摘自龚荫《试论北魏封建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的重大事件。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完成鲜卑族的封建化与处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的缘由。
2024-01-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江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3-12-26更新 | 9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在英国,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在……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并且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由此可见,恩格斯评价英法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A.法律制度完备B.思想解放程度C.工业水平高低D.社会形态演进
9 .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由此可知(     
A.苏联为了宣传而提高经济发展数据B.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在日趋缩小
C.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而丧失霸主地位D.美苏军备竞赛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2023-1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为商代王位世袭图(局部)。由此可知商代(     
A.形成相对稳定的王位继承制B.已出现宗法分封制的雏形
C.国家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D.奴隶主统治阶层斗争激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