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世纪初,英国知识分子在身份上仍属于教会体系,大学手中仍掌握着教会所授予的特权。1545年,议会通过法令规定大学中的学院都必须宣誓对国王效忠,否则将被解散和改组。1571年,议会又通过了大学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守议会的法令。议会的这些法令(     
A.适应了世俗政治体系的发展B.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成了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D.推动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2024-05-16更新 | 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分析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位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2024-04-16更新 | 271次组卷 | 6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红军的需要B.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序幕
C.凸显了红色政权灵活的革命政策D.意在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
2024-01-10更新 | 55次组卷 | 2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列宁在俄共十一大(1922年)上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他们中间有些人看见我们在退却,竟很不应该地像小孩子那样大哭起来。”他们“大哭”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政策(     
A.允许发展资本主义B.承认商品货币关系
C.实施了余粮收集制D.鼓励经营家庭副业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2023-12-02更新 | 31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9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宣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5年年底,全国有沈阳、青岛等12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居民低保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低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B.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开放
C.凸显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学生在查阅清朝康雍乾时期的历史资料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台湾府”“雅克萨之战”“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由此看出,该学生学习的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B.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8 .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使人民购买国货的热情高涨。这有力地推动了(     
A.社会生活新气象的出现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 .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士的竹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其中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的《工律》、工阮劳动定额的《工人程》、工匠劳动调度的《均工律》、考核工匠的《佚名律》,“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必究其情”。这些法律法规(     
A.反映了秦的暴政延伸到手工业部门B.提高了工匠们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C.表明秦创立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D.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
2023-10-20更新 | 15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知行关系上,程颐认为: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王阳明“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夫之则认为,知与行是“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关系。他们对知行关系的探讨(     
A.回应了佛教道教冲击B.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
C.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D.意在强调人的主观性
2023-10-18更新 | 53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