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叶圣陶于农历1911年12月在日记中写道:“近日割辫甚多。校中学生殆已割尽。”“选举总统一事为历史所未有,亦民国之光荣。街头巷角,高竖五色之国旗,而各学校亦停课一日焉。”上述内容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可以用来说明辛亥革命后(     
A.封建制度已被消灭B.民主建设卓有成效
C.思想解放程度日深D.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023-03-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火井”。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2023-07-31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4 . 如图为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的鎏金银胡瓶,这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产品,瓶身有三组人物图像,表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金苹果之争”。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这是研究希腊历史的一手史料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萨珊王朝手工业技术举世闻名D.希腊神话故事随丝绸之路流传
2022-08-12更新 | 23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1993年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木牍《集簿》,上面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提封、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钱谷出入。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御史参与对《集簿》的审核工作,以防止官员造假
②政府通过《集簿》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③《集簿》用于记录地方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④《集簿》可以用作证明简策在汉朝仍有使用的一手史料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学术界根据大批16世纪西方传教士留下的文字、1570—1870年间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78种英文版论文和专著、以及当时欧洲各国的杂志——如:欧洲主要英文媒体《绅士杂志》《伦敦杂志》《雾杂志》《手艺人》等刊登的关于科举制的大量文章等史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对近代英国乃至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但著名学者侯建新教授却认为:“科举制度后来虽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因此不能得出英国文官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影响的结论”。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侯建新教授是学术权威,我们应该遵从其观点
B.应该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投票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C.只要找到更多的一手史料并借助大数据技术,这一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D.研究历史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对材料进行考证和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为葡萄牙侵夺澳门的相关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有许多盗贼麇聚(澳门),……中国人商讨除害的方法,……把这件事委诸葡萄牙人,并且答应:假如能把盗贼赶走,则把澳门给葡人居住。葡人……取胜。明末在华葡籍传教士曾德昭
《中国及其邻近地方传教志》
嘉靖三十二年,夷舶(葡萄牙船只)趋濠镜(澳门)者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货物,愿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贿许之。[明]郭裴《广东通志》
嘉靖三十二年,番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暴诸水渍贡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初仅茇舍,商人牟奸利者,渐运瓴甓榱桷为屋,佛郎机(葡萄牙)遂得混入,……久之遂为所居。[清]印光任等《澳门纪略》
1557年,澳门这个中国南方的小半岛被租用了。[美]诺埃尔《葡萄牙史》
A.由“明末在华葡籍”可推知曾德昭的记载为一手史料
B.《广东通志》所载体现了葡萄牙早期殖民的部分特征
C.《澳门纪略》的史料细节更丰富,记载的可信性更强
D.《葡萄牙史》所记表明澳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
2022-02-25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国防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19641030日,中央工作会议下发《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在中央的领导和部署下,西南、西北、中南地方三线建设委员会相继组建,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投入约2052亿资全和近千万人カ,建设起了近2000家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基础设施。至1980年,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4.5倍。攀枝花、十堰等工业城市拔地而起

——摘编自陈东林《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50年后的回眸》

材料二 史料1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渝开设的窗口办公、展销、咨询服务等项目可布置在母城核心地带;对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地量不多又无污染的项目可布置在母城边缘的近郊开发区内(如南坪、石桥铺、观音桥);对其他工业项目,视其生产性质及规模,分别布置在母城外围的区县城镇地带。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

史料2老兵们磨破了军装、解放鞋,磨破了肩和手,他们谁也没有怨言,更无人提劳动用品,工作服、补贴、加班费等物质要求,有人说他们傻,老兵们心里明白,他们为的是把三线建设尽快搞上去,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

——葛民治(三线建设企业新光厂党委书记)口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进行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意义。
(2)如果要进一步研究三线建设,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有何价值?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81年,在总结大学士桂萼、提督都御史陶讲、江西巡抚刘光济以及海瑞等人的经验基础上,张居正一手制定并推行实施了“一条鞭法”。据《明史·食货志》记载,“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实施后,史料记载,正德初年到万历五年,明朝国库存银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一条鞭法”从不同角度降低了征税成本,扩大了总量,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的矛盾。

——摘编自王颖《“一条鞭法”的税收研究》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农业税条例》)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63日通过并施行的。1983年,根据《农业税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农业税条例》实施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央决定,2004年,开始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在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了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其他省份进行了降低农业税税率试点。2005年,中央继续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全面取消牧业税,并明确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摘编自刘积斌《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议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代实施“一条鞭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农业税的变化并说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3-02-08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向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顽固派官僚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荣禄为此乘火车连夜赶回北京,把该消息反馈给慈禧太后,促使其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导致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近几十年来,不少历史学家对此提出疑问。其理由如下:

一是,如果是袁世凯告密,当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时,其上谕中必定指名捕拿谭嗣同。因为谭是游说袁世凯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的人,属于“逆首”,慈禧太后绝不会放过他。何以上谕中只命捉拿康有为、康广仁兄弟,没有谭嗣同?而且上谕中康有为的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罪名较轻。如果有围园劫太后之谋,则是大逆不道,罪在不赦,上谕中,何以轻轻放过?

二是,据袁世凯《戊戌日记》记载,其在八月初五日上午觐见光绪帝后,即乘火车回天津。“抵津,日已落”,再赶到荣禄处告密,已在夜间。荣禄得知消息后,万难在当夜赶去北京,把消息反馈给慈禧太后。因为当时北京、天津之间的火车通行不久,只有白天行车,没有夜车,也缺乏夜间行车的设备、经验与技术,即使荣禄以直隶总督之尊也不可能下令加开一次夜车,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却在八月初六日上午。

——摘编自戴逸《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告密真相》


提取材料信息,论证“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与袁世凯告密无关”,并说明使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
2024-01-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校联考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