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革命形势非常复杂,各地区的党组织面临的敌我力量、群众基础、经济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都不一而同。自抗战以来,中共中央就常授权并培养地方党组织根据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灵活斗争的能力,授予地方政府相当大地方自主权。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毗邻苏联方便得到国际的支持,也是中共在抗战胜利后最集中夺取和经营的地区。

——摘编自华仁康《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演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置的东北大行政区,管辖6省、沈阳、鞍山、抚顺、本溪4个直辖市及旅大行暑区。1953年增设哈尔滨、长春、旅大3个直辖市,1954年,东北大行政区被撤销,1955年以后,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形成了稳定的格局。

19491955年东北地区省级行政区的演变格局示意图

——整理自朱建华、修春亮《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行政区划演变格局与成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设置东北大行政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5年东北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及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城市是皇权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财政收支由政权把持,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僚阶层盘剥。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控制,中国古代的城市在向近代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

——摘编自菅兵兵、葛华阳《明清城市结构初探》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所以在这些城市中……无法阻碍资本主义结构的潜组织因素的结合。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就形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城市有自行管理的行政官、有团体印章,有市政厅和钟塔。即使是封建税收,也是由城市政府来课税,领主不能直接征收。

——摘编自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清时期城市结构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的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不同之处。
3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锌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教的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的区别如此之大,以至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百年。

——摘编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材料二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历史价值。
4 . 20世纪70年代,法、美、日、英、意、加、德组成G7集团,控制着世界经济和政治走向,1998年俄罗斯加入发展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倡议成立G20集团,G20除八国集团外还包括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变迁反映了(     
A.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B.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02-24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加入拿破仑对英国实施经济封锁的“大陆封锁体系”,英国因而加强了对西、葡两国海岸的控制,切断了他们与殖民地的交通联系。随后,西、葡两国本土又被法国侵占。这一系列事件(     
A.为拉美独立运动创造了条件B.推动了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C.有助于民族民主思想的传播D.导致了欧洲经济走向衰退
6 . 1980年9月,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闽、粤、深圳、厦门的负责干部组成代表团,前往新加坡、墨西哥、爱尔兰等国进行考察。归国后,代表团向中央提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口设备、促进经济繁荣提高国际竞争力”。这有利于中央(     
A.开放沿海的十四个港口城市
B.加强同“东盟”的经济合作
C.制定政策推动对外开放工作
D.全面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3-02-24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948年12月-1949年12月中国主要城市分类批发物价指数统计图(十三城市包括表中所列举城市外加太原、青岛与杭州)。由此可以看出(     
A.长江流域的城市物价相对平稳B.官僚资本仍掌握经济命脉
C.全国性稳定市场工作急需开展D.人民币尚未占领城乡市场
2023-02-24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派遣由军政要员组成的“中央观察团”到延安和陕甘苏区考察。中共给予观察团最高礼遇,仪仗队高唱“国共合作,打倒日本”军歌,举行了欢迎晚会。观察团考察了延安各机关、党校和部队等,受到军民热情接待。考察活动表明(     
A.中共竭力促成统一抗战大局B.国民党承认了中共合法地位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全面抗战开始推动国共合作
2023-02-24更新 | 22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2年,孙中山在演讲时谈到,“若美利坚、若法兰西为共和之先进国,在今日社会主义尚阻碍不行,何以故?则以两国之政治操之大资本家之手。我国革命为五千年未有之举,故所主张,不必取法于各国,或且驾美、法而上之。”为此,孙中山主张(     
A.警惕资本主义过快发展B.进行社会革命实践民生主义
C.效法苏俄实行社会主义D.成立责任内阁防止袁氏专权
10 . 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的解释。
著作作者时期观点
《中国论》石介北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清朝文献通考》张廷玉清朝“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
《海国图志》魏源晚清中国之所以为中央之国,并非地理居中,而是由于“谓其天时适中”(地球的温带)
反映出(     
A.官方对世界局势认知逐渐清晰
B.中国中心观念开始确立并完善
C.士人阶层已抛弃华夷尊卑心理
D.晚清时传统的中国观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