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漫画名为《刺刀上的和平》,反映了1914年的国际局势。这幅作品的寓意是(       
A.国际联盟的无能B.经济大危机导致混乱
C.民族主义的盛行D.世界局势的日益紧张
2023-07-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为进一步推进近代小学教育,1915年初,袁世凯政府出台多条法令,要求各地按照新的要求开展小学教育,下图漫画创作于此时,画中两人朝着标有“改良私整”的学屋走去,其中一人戴着礼帽,另一人为陪同人员,而私塾内的老先生见此情形,通窗而逃,这反映了(     

《私塾教师之恐慌》-马星驰《新闻报》1915年10月18日
A.读书人与政府矛盾激化B.传统教育稳定发展
C.教育变革顺应时代发展D.近代教育转型曲折
2023-01-13更新 | 418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下图可知,此漫画所示历史事件中,美国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德国的分区管理B.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
C.促进西欧的经济振兴D.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
2023-07-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与西亚两河(流域)都以中原为发展核心。由此开展形成这两个地区的自足。而且逐步吸纳边陲的族群,实现了在疆域及人口两方面都继长增高的局面。这些都是两个地区出现大型图家过程的相似之处。但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根本差异,则在两河由地缘性的城邦共同体为凝聚的单元,两河城邦的出现颇基于经济的需求,组合为经由贸易获得资源及经由分配而共享资源的共同体,于是城邦始终有其独立自主的特性,不易融入更大的政治体制中,大型国家还必须依靠武力及中央权力维系国家的凝聚。西周的亲缘族群则经由婚姻与宗法,组织为不断扩张的网络,于是参加两周体制内的同姓与异姓族群遂易于交融凝聚。在信仰方面,两河地区各城邦的守护神不易摆脱个别族群的认同,因而不易演化为包含性强大的普世理念。西周则因为天命与天下的观念都超越任何单一族群的认同,可以发展为无所不容的普世秩序。但是,两河的古代文化因其经济共同体的背景,承认个人的财产观念及人际权利义务的约定关系,于是有了成文法典的出现;西周则以“礼”代表预设的人际伦理,以礼仪规范行为。

——摘编自许倬云《观世变:论中国文化的特质》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西周文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文明的历史影响。
2023-07-1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2月—1913年3月召开了第一届国会选举,全国参加投票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两院合计选举议员总计870人,具体情况见下图。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华民国的社会基础坚实B.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践
C.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出现D.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成熟
2022-10-28更新 | 1409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临床实践中,李时珍发现以往的本草著作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和混乱,于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全面、系统的本草著作。自1552年至1578年,李时珍前后花了26年时间,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编纂工作。全书共52卷,190多万字,收有药物1892种,方剂110960个,附有药物形态图1160幅。在编纂过程中,李时珍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药物学成就,并参考了800余种文献资料。同时,他还亲自进行调查、考察、研究,在所收入的药物中,有347种是他通过自己的搜集增补的。书中更是订正了许多前人记述的错讹。可以说,《本草纲目》倾注了李时珍毕生的心血,集中国传统医药之大成。

——摘编自全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科技”相关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且与材料相关,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7 .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2023-05-08更新 | 87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2022-09-08更新 | 4643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甲午战败后,严复力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警醒国人;光绪皇帝“求治颇急”,意识到“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孙中山耻于辱国丧师,希望“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这说明,甲午战败(     
A.推动了西学广泛传播B.夯实了变法图强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D.证明洋务运动未能富国强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图1为距今4300年左右的山西省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兽面,图 2 为距今4000 多年左右的湖北省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古代玉器制造业领先世界
C.原始宗教信仰发生重大变化D.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