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派宗旨并无不同
2024-04-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面统计表,就业人口分布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A.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增加B.战后德国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
C.欧盟建立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D.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
2024-04-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时期,有因人口增加、耕地有限而到海外寻找土地,也有因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到海外另谋生路,还有因商业发展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遣送出国等不同类型。这说明古希腊人的海外殖民活动旨在(     
A.解决城邦内部的困难B.建立直接的民主政治
C.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扩大城邦制度的影响
2024-03-27更新 | 197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33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革命指的是(     
A.早期国家的形成B.建筑技术的进步C.原始农业的产生D.商业分工的出现
2024-03-23更新 | 112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2年6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越南战地照片《逃离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孩子》,获得有“新闻界奥斯卡”的普利策奖。该照片被誉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民众对越战的普遍怀疑和否定,其影响之大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     
A.社会舆情影响美国政治发展B.反越战运动体现民众心声
C.美国在越战中处于不利局势D.媒体揭露越南战争的残酷
2024-02-1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政协会议的职能发生转变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4-01-29更新 | 4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1年政务院发出《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等。这种做法(     
A.确保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B.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C.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实行D.落实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平等
9 .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诞生了一个由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等大国主导的协作机制,该机制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通过会议外交的形式试图取得一致同意以处理共同问题。这一机制(     
A.维护了欧洲各国既得权益B.导致了弱国无外交局面的出现
C.确定了大国势力均衡政策D.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10 . 1963—1964年,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3个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1964年10月,墨西哥体联主席兼奥委会主席何塞率团访问北京、广州,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了代表团。这一时期中国体育交流活动有利于(     
A.提高国民竞技水平B.贯彻“一边倒”外交原则
C.恢复中美正常关系D.改善中国不利的外交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